又一年冬至节令时,今年与往年不同,今年是离开老家的第二个年头,比往年更深的儿时冬至记忆,更是对已故亲人的上坟情景…。
冬至,按老家的习俗,冬至一到,也就意味着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到了,想着九泉之下的亲人该添置冬衣了。上坟,烧冥币、寒被,用这最古老、最原始、最虔诚的方式给已故的亲人送衣送被送钱,寄托无尽的哀思与怀念之情。所以冬至在老家,就是祭祖上坟的重要日子,这也便是从小到大对老家冬至的印象。
冬至吃饺子,不会冻耳朵。这是上大学以来常听同学朋友说,每到冬至节令,少不了同学朋友的节日提示:“今天冬至,别忘了吃饺子。”那时候并不因为冬至要吃饺子而奇怪,就像端午节吃粽子在故乡也没有这个习俗一样的道理,但殊不知自己无形之中已经融合了这种多地区多元习俗文化。所以之后,因为接触不同地区的同学朋友,从而也就有了每年冬至吃饺子的习惯,但在老家是没有冬至吃饺子的习惯,仅仅是祭祖上坟。
又逢冬至节令时,熟悉的时令气息,随即拨动了父母亲的电话,送去自己的冬至问候,本着长久外在融合的节日习惯,告诉父母亲:“爸,妈,冬至到了,包点饺子吃。”电话那端,家人正忙着祭祖,上坟…!后来才意识到,在老家,冬至没有吃饺子的习惯。
后来,在网上搜索了关于各地区冬至的习俗,才发现原来冬至在各地区是有一定差异的。就像南方有的地区在冬至吃面,所谓“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意思也就是说,过了冬至以后每天白天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一线的意思是缝衣服的线,以前没有时钟,用做事的时间长短来形容时间,一天长一线,也就是说每天白天要长出缝衣服缝一根线的时间那么长。
而北方有的地区是冬至吃饺子,所谓“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古代医圣张仲景发明的,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在河南民间流传至今,冬至吃饺子也是为纪念他舍药救人的事迹。
有朋友给我说:“十里不同俗”,想想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朋友的老家也有冬至祭祖上坟、吃饺子的习俗,同样是祭祖,但是朋友的老家多了一个吃饺子的习俗,在当时还给朋友打趣说:“吃饺子是源自河南一个古老的传说,是不是你家离河南近的缘故啊。”后来就有了朋友的“十里不同俗”。
“十里不同俗”,但有共同的仪式——祭祖上坟,庄重且肃穆的仪式,这样的传统民俗文化在农村乡间代代仍有传承。而现代文明的大城市,特别是上班族的冬至节日中,却少了它的影子,有的是新的多元民俗文化的影子,冬至吃饺子、冬至汤圆、冬至吃馄饨、冬至长线面、冬至吃羊肉。甚至在这样庄重且肃穆的节日里还会有人说:冬至快乐。当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便有了不同的冬至民俗文化。
追忆故乡的冬至,闪现脑海那祭祀的仪式,一颗永远能够回得去的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