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买书时,收了一本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原本担心,可能像多年以前那样看不懂,又一想到读完了盐野七生的15卷《罗马人的故事》,顿时又多了些信心——以整个罗马史作为背景,再读这本《建筑十书》,想来不是难事吧。
我又想起前几年,某网集中出售《读书》和《万象》两种杂志,甚至所费寥寥就能买下八年以来的所有刊物。对于我这种有着全集控的人来说,是最好不过。匆匆收回来,迫不及待地开读,思绪却飘回了二十年前。我第一次看见这两本小杂志是在亲戚家,看着不大的小书,动了轻慢之心。我尤记得,当时拿起的是《读书》。杂志里的字大多认识,可大段大段的文章却一点都读不明白,那种挫败感可想而知。二十年后,再读起来,竟多了几分亲切,也多了几分熟稔——这些年来所学的东西大多在这本小杂志中能找到共鸣,几乎欢快得要高歌一曲。
无独有偶,还是与《读书》有关。两年前,单位里有一套三册扬之水老师的《〈读书〉十年》,即她从1986年到1996年在《读书》编辑部的所见所闻所感所读。我翻看过,当时很不喜欢,都是流水账,堪比胡适之的《胡适留学日记》和季羡林的《清华园日记》,总觉得读之,所获甚少,没有意义。然而,两年之后,我却突然对这三本书有了念想:那些记录生活琐事的文字固可跳过,但她对于读书的感悟,尤其是“新书录”实乃我辈学习之典范!偶尔遇到“同读一本书”的情况,不由得会心一哂;再遇到“英雄所见略同”之处,更是会抚掌称妙。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想来,是因为读书甚少、关注点不一样,所以尚不足以领会那些书、文章中的含义,反而信口开河,不以为耻;又或者是走马观花,贪多贪快,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而现代社会崇尚快节奏,难以耐心读完一本书。
读书少,因此眼界小,读到略微高深的文字,就会读不懂;越读不懂,越觉得要么是作者水平不行,要么是自己太无知。更糟糕的是,想要读懂这种考量基本功的书,一时之间也并无捷径,非得要耐着性子,从基础部分一点一点读起来才行,“冷板凳”必不可少。
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四年前赴英留学之前,听前辈的话,早早地在国内就开始读一本专业书,没想到一向自诩为好学生的我竟然又遇到了多年前读《读书》时的情况,什么阶级、经济杠杆、政党……这种远离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事物几乎是第一次出现在我的视野里。而当毕业回国之后,闲暇时再翻看这本书,还能给译者找错误。
回望我的读书之路,不由得感慨,有些书真的不用着急看,因为现在的我们很有可能看不懂作者用几十年生活沉淀下来的思考结晶;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永远读不懂这些书。也许先读一本入门书,另一本深奥的书中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也许先去听一堂课,那本书里的拦路虎就烟消云散了。所谓融会贯通,大抵就是这个意思吧。
我们要做的,只是给自己多一点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