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脱贫”记(小小说)
文/丁建设
村里张三是个出了名的好吃懒做的“二流子”,五十多岁了还是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孤家寡人”。当然,他名下还有个儿子,是那年花一千五百块钱从云南带来的媳妇生的,那女人还没等儿子上小学就狠心地另攀高枝去了,现在儿子已大学毕业在南方的城里上班了,但张三还是一副踢里踏拉的穷酸相,儿子孝敬他的零花钱总是不够他抽烟喝酒打麻将的,这不,今天又喝得东倒西歪来村里闹事了。

刚进村部大门他就大喊大叫道:"扶的什么鸟贫?我就问你们当干部的眼可瞎?我年轻时老婆跟人跑了,儿子成了可怜的孤儿,现在儿子大了,我又成了没人管没人要的五保户了,谁知五保户还没当两年,又说我不够条件,把我五保户撤了,我现在真的是无依无靠了,我今天不走了,就跟你们干部吃了"。一看这架势,书记村长赶忙过来一阵好劝,又是戴高帽又是拍肩膀,又递给他一瓶纯净水,才算消停。

喝完那瓶“农夫山泉”,他似乎发现了金矿,一口气把帮扶干部扔在地上的二十七只饮料瓶全部捡了起来,找一个蛇皮袋背走了。张三这尊瘟神一走,大家心里自然就舒畅多了,但是好景不长,接下来的日子,他几乎每天都来村里,而且每次都骑着那辆三轮车,空车来,满车走。他每天在村里捡拾的东西除了饮料瓶就是成摞成摞的废纸,天长日久,张三几乎成了村里的上班一族。他不再无理取闹,不仅不无理取闹,还主动帮村里打扫卫生。书记村长看他一个人也可怜,就让他帮村里的食堂择菜、淘米。张三呢,也不客气,里里外外忙得不亦乐乎,俨然成了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的村干部。

这不他又喝多了,又到村里发起酒疯来,不过这次却是正能量:"谁要说俺村扶贫不好,那他就是睁着狗眼说瞎话,要不是上级搞扶贫,我哪能捡那么多饮料瓶,哪能卖那么多这个表格那个材料的废纸”?正说话间乡政府的张乡长来了,见张三虽一身酒气,但穿着也算光鲜,就问:"你是贫困户"?张三答:"以前是,现在不是了"。乡长又问:"那你是怎么脱贫的"?张三故作神秘地把他那张喷着口臭的嘴贴近张乡长的耳朵,悄声答道:"我是全托共产党的福啊!我先是发现上级来俺村的干部天天进进出出,走时饮料瓶丢得满地都是,我想,这还真是个生财之道哩!每人扔两个饮料瓶,我就能捡几蛇皮袋,特别是上边要的各种表格、上墙的材料,还有扶贫手册,今天这样改明天那样改,每天扔掉的废纸更是不计其数,于是我就把来村里收破烂当作一个脱贫的产业,搞起了产业扶贫。后来我想,国家提倡环保,开展“三大革命”,既然帮村里收收破烂,打扫一下卫生也是保护碧水蓝天,也是为脱贫攻坚出力,那我就以此为业吧!再后来村里信任我,我除了打扫村部卫生又在禁烧时帮村里做饭,虽说是个编外的村干部,也算是就业脱贫了......”还没等张乡长回过神来,张三又口惹悬河地吹了起来:“不瞒领导说,扶贫先扶志,咱也不能小富既安,还要饮水思源,富而思进,我正琢磨着啥时开个印刷厂、打字社什么的,只要扶贫一天不停,那钞票就会争先恐后地滚滚而来,别说致富奔小康了,就是奔大康你都挡也挡不住。我可一点儿都没胡扯啊,东庄的大毛前几年在城里开了个印刷厂,眼见就要倒闭了,没想到扶贫一来印刷厂又被激活了,光扶贫的单子夜里不睡觉都干不完,过年来家时都开上宝马车了”!

张三越说越来劲儿,但张乡长却是日理万机的大忙人,能来村里蜻蜓点水已确属不易,就说:“老人家,我今天公务在身,马上还要到县里去开扶贫会,回来还得开会传达贯彻呢,等有机会我们再聊吧”!

张乡长的“公务车”卷起一阵烟尘,飞也似的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张三顺手捡起刚才张乡长扔下的“农夫山泉”饮料瓶,十分熟练地装进蛇皮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