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527388/f6babf3bb817d83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27388/8cdaf91af16afb92.jpg)
早起坚持了十五天,早睡做不到,每天很忙,回到家里还有做不完的杂事,等到娃睡了,洗洗衣服收拾一下就已经十一点,还想留给自己这个短日记的时间,收拾一下第二天上班的衣服和包里要带的东西,已经过了十二点,感觉好累啊。
不过,这半个月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习的机会和时间多了,为了完成每天一万步的任务,上下班改为公交加步行,既省了邮费停车费,还多出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听讲座和看书,尽管坐在公交车上读书被视为异类,但是我就是偏执地不想读电子书,换了一个双肩包背去上班,里面有书,记事本和饭盒,雨伞,这样就弥补了上班时间没有时间学习的遗憾,所以,建议大家在条件允许的时候都可以改变一下出行方式,觉得赚到了一个多小时的私人时间,有点窃喜呢。
还有,我真的无法想象,关闭了朋友圈之后,适应只用了三天时间,觉得世界清净了许多,不发也不看,才知道之前每天在刷圈的无聊路上耽误了多少时间!除非你要做公号,或者是在做朋友圈营销,不然那些活给别人看的时间真是浪费得不值得。有朋友问我,你到底要干嘛?一点也不像你了。说实话我也不是特别了解我要干嘛,我只是在争夺时间的路上迈出了第一步,省去为无聊的点赞刷屏,不用斟酌评论和回复的语言,可以多度几十页书,听几个短的讲座,再写几行字,一天充实而忙碌,工作效率更好,再挖掘副业可能性的时候感觉到光亮。
昨晚听了一节关于天体物理学的课,很美,我从来不知道物理学家也能像诗人,把原本晦涩的科学变得那么唯美,很想能分享给看了这篇文章的朋友。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27388/78149d0e62cb4670.jpeg)
这是一张著名的照片。1990年,旅行者1号探测器即将飞出太阳系的时候,在距离地球60亿公里的地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命令它回头再看一眼,拍摄了60张照片。照片上的光带是相机镜头反射的太阳光。其中的这一张上正好包括了地球 —— 就是图中那个亮点。天体物理学家、也是著名的科学作家卡尔·萨根,看了这张照片非常感慨,他在1996年的一个颁发学位典礼上就此说过一段非常著名的话。
我们成功地(从外太空)拍到这张照片,细心再看,你看见一个小点。就是这里,就是我们的家,就是我们。在这个小点上,每个你爱的人、每个你认识的人、每个你曾经听过的人,以及每个曾经存在的人,都在那里过完一生。这里集合了一切的欢喜与苦难,数千个自信的宗教、意识形态以及经济学说,每个猎人和搜寻者、每个英雄和懦夫、每个文明的创造者与毁灭者、每个国王与农夫、每对相恋中的年轻爱侣、每个充满希望的孩子、每对父母、发明家和探险家,每个教授道德的老师、每个贪污政客、每个超级巨星、每个至高无上的领袖、每个人类历史上的圣人与罪人,都住在这里 —— 一粒悬浮在阳光下的微尘。
地球是这个浩瀚宇宙剧院里的一个小小舞台。想想从那些将领和帝王们挥洒出的血河,他们的光荣与胜利只为了让他们成为了这一点上一小部分的短暂主宰。想想栖身在这点上一个角落的人正受着万般苦楚,而在几乎不能区分的同一点上的另外一个角落里亦同时栖身了另一批人。他们有多常发生误解?他们有多渴望杀了对方?他们的敌意有多强烈?
我们的装模作样,我们的自以为是,我们的错觉以为自己在宇宙里的位置有多优越,都被这暗淡的光点所挑战。我们的星球只是在这被漆黑包裹的宇宙里一粒孤单的微粒而已。我们是如此的不起眼——在这浩瀚之中,我们不会从任何地方得到提示去拯救我们自身。
……
一直有人说天文学是令人谦卑,同时也是一种塑造性格的学问。对我来说,希望没有比这张从远处拍摄我们微小世界的照片更好的示范,去展示人类自大的愚蠢。对我来说,这强调了我们应该更加亲切和富同情心地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同时更加保护和珍惜这暗淡蓝点,这个我们目前所知唯一的家。
昨晚,我也把这段话抄在了我的读书笔记本上,不停地感怀,我们跟宇宙是有连接的,尽管我们是多么地渺小,但是并没有因此觉得自卑,而是感到感恩和敬畏。天体物理学将研究范围放到无限大,植物或动物学家研究微粒,又将研究范围缩到无限小,我们并不是在炫耀人类的进步和伟大,我们只是想要尽可能的与这个世界建立连接。
这个世界没有义务让我们懂得,我们只是在它其中,并渴望靠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