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简书账号是从2020年疫情开始的那个春节,被要求不出门,各行各业停工停产。闲赋在家的危机感,让我觉得必须要找个副业。干什么呢?在我的认知范围内搜索,觉得写作能拿稿费,又不用抛头露面,随时随地都可写,多好,于是就注册了简书,准备写作。
写了几篇以后,发现费尽了脑细胞,也没人看,于是就断写了。
最近,觉得还是要搞副业,又拿起来了。为了逼自己写下去,就参加了日更挑战。
说实话,写出的东西没人看,挺打击积极性的。而且,发现现在网络上是什么人都可以写,各种写作培训班的广告传遍网络,随便打开小红书、头条等都是教你写作。我就感觉,想要靠写作拿稿费,是越来越难,因为人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到这里,我又想放弃了。
除了是因为没有激励,还有一方面原因是我瞧不起自己写的,也瞧不上网络上的很多自称为作家的人写的。我觉得现在这些人写的跟我心目中的作家像张爱玲、沈从文等那些大家差远了。他们如果称为作家,就是亵渎了作家这个职业。他们只不过是把自己肚子里仅存的一点货通过包装无限放大,然后宣传赚钱。我很鄙视,有点不屑为伍。我真的想放弃了。
可是心里有个声音告诉我,你又做事半途而废了。你也许对他们误解了,他们是真的比不上那些大家,但是他们肯定也有他们的过人之处,不然为什么人家写的东西有人会付费,你写的就没人看呢。
我就反问自己,到底什么是写作?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写作,就是把所思所想变成书面的东西。以前没有网络,写的东西要想被看到只能通过出书。现在网络这么发达,给写作提供了低门槛的平台,写的东西想被人看到是很容易的,于是就出现全民写作,不奇怪。我才发现,是我误解了,把写作看得太高大上了。时代在发展,思想也要跟着变化。
既然都是写,那么为什么有的人能被称为大家,有的能赚到稿费?我从读者的角度,想想我都点开看什么样的文章?才明白,那些好的作品,都能传递价值,这些价值包括知识价值和情绪价值,像张爱玲的小说,能让人产生情绪上的共鸣,而专业书籍就能让人获得知识。
至此,我明白了,写作就是创造价值,我自己要继续写下去,虽然我自认为自己没有成为作家的潜质,但我可以通过写来倒逼自己成长,这不是一件非常值得做的事吗,为什么不坚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