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终其一生追寻的到底是什么?

我们终其一生追寻的到底是什么?

作者: 田治龙 | 来源:发表于2017-12-13 06:04 被阅读122次
引自陈粒《小半》

一时间似乎身边的每个人都忙着追逐,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在不断的前行中一边追问一边解决着各种关于成长的问题:

耳边充斥着你快告诉我到底应该怎么做?

微信苦诉着整天莫名的空虚恐慌?

博客热议着拖延症到底能不能治?

知乎找寻着如何才能提升个人生活品质?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追问自已,过去的路?未来的路?不断复盘不断规划,却依旧茫然而慌乱的活着。

我就是这样的千百万分之一!

但凡每一个正常的人好像都在忙着让自己活的更有价值!

学生发奋读书,工人努力做工,职员认真做事,商人诚信经营……人人在职尽岗,似乎一切就该这样顺利的发展!

然而,学生跳楼自杀,工人罢工停产,职员频繁跳槽,商人趋利忘义等案例频发!

我们终其一生到底在追寻着什么?

我们追寻的不就是如何从一个普通人如何成为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人嘛!

为什么最初追逐的美好变了模样?

一直在前行中的我们只看到了自己迫切想要的,忽略了那些通往成功路上我们应该做而没有践行的部分。

仔细想来,那些所谓迷茫,慌乱,苦楚,浮躁,空虚……所有这一切困扰、苦恼、差异背后的原因,不都是指向了同一个核心――如何成为自己想要的自己?

成长一定有一套系统的可实操的方法,那些未改的初心只因我们不懂得如何有效的去追逐而错失一生的时光徒增遗憾!

这世上一定有一条可以通往成功的捷径,只是因为我们的认知缺陷暂时没有找到而已!等有一天我们偶然发现,原来成功还可以如此简单!

开启“成功之门”――偶然的机缘学习到《七个高效能人士的习惯》


分享讲师:陆武

嘉宾介绍:

全国知名咨询顾问

曾任大唐移动电信副总裁

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和中科院

分享精华:

图片引自百度(原创:珂维)
习惯一 · 积极主动

自我意识、想象力、良知、独立意志是人类的四大天赋,也是职场人士天然具备的重要资源。但是,只有通过运用高效能的思维框架(例如区分关注圈与影响圈),才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成果。人的效能受情绪、心境、刺激和外在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本讲帮助学员掌握心态管理的技巧。

习惯二 · 以终为始

以终为始是一个人应有的职业习惯。以终为始的基础是想象力——设想的能力、看到愿景的能力、用自己的头脑创造目前无法用眼睛看到的事物的能力。以终为始意味着,每天、每个任务、每个项目开始之前,你都要对自己的方向和目的有一个清晰的构思(即愿景),然后再动员一切积极因素去实现它。任何机构和单位都需要具有“以终为始”素质的职业人。机构愿景或者企业愿景有赖于具有个人愿景的人去落实。建立个人愿景和制作个人使命宣言。

习惯三 · 要事第一

为了生活更加平衡,有些事情不做也是可以的。必要时也可以拒绝。但是哪些事情必须首先去做,哪些事情可以延后,判断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把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优先事务?人们普遍的习惯是急事先做。我们需要理解这样的道理:“在多数情况下,愈是重要的事偏偏不紧迫。”

传统时间管理的理论,以时间、规划、控制、效率为重点,讲求事半功倍,属于一种强调效率和控制的思维。七个习惯课程讲授的有关时间管理的全新思维方法,是一套讲求关系建立,不注重行事日程的思维方法,它属于第四代时间管理理念。

可以设想这样的情境:在以目标为导向的时代,当两个目标乃至数个目标同时存在时,那么这些目标的优先级该怎样安排呢?换句话说,有限的时间资源究竟该优先给予哪个目标呢?

习惯四 · 双赢思维

双赢思维是在一切人际交往活动中不断寻求互利的一种思维模式。怎样在自己与他人之间建立互信关系?同事之间是否真心乐于分享?跨部门之间的协作是否以利人利己为目标?这些都是每个类型的组织给予高度关注的问题。

双赢品格是双赢人际关系的基础。双赢品格特征是:正直,成熟和富足心态。任何有成就的组织,都焕发双赢品格的光芒。建立“不同人际观的成熟度”的意识。

当对方缺乏双赢思维时,你怎样创造双赢局面呢?

习惯五 · 知彼解己

高情商的特点是什么?组织机构如何建立这种标准?

另一方面,自传式回应是每个人都有的弱点,也是组织机构缺乏执行力的主要原因。建立“以寻求理解为宗旨去聆听别人的习惯”。聆听的目的不是为了“回应”而是为了“理解”对方。

冰山理论模型
习惯六 · 协作增效

协作增效又称统合综效。

协作增效是建设性合作的习惯,意味着你能与他人共同创造一些个人单干时达不到的业绩。协作增效的实质是重视差异、尊重差异、建立优势并弥补弱点。人们一旦经历了真正的统合综效,他们就不再放弃。

在你能充分利用他人的优势之前,你首先要承认并尊重他们的差异。对待人与人之间差异的态度——排斥、容忍……还是尊重,或赞美?每一种态度都将对职业生涯产生重大影响。珍视差异并不代表全盘接受或认同。有分歧才有收获,创造性的利用彼此差异、寻找第三替代方案的“解题模型”。

习惯七 · 不断更新

提升体商,提升智商,提升情商,提升灵商

关于本书介绍

变化的世界 不变的原则

图片为陆武讲师藏书
【目录】

第一部分 重新探索自我

第一章 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

第二章 七个习惯——概论

第二部分 个人领域的成功:从依赖到独立

第三章 习惯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

第四章 习惯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

第五章 习惯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

第三部分 公众领域的成功:从独立到互赖

第六章 人际关系的本质

第七章 习惯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

第八章 习惯五:知彼解己——移情沟通

第九章 习惯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

第四部分 自我提升和完善

第十章 习惯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

作者简介:

史蒂芬·柯维(Stephen R. Covey),影响人类思想的新智慧学家,美国学界的“思想巨匠”,入选“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被《时代周刊》评为“人类潜能的导师”,得到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特别接见,是前总统克林顿倚重的顾问,《经济学人》杂志推举其为“最具前瞻性的管理思想家”。

鸣谢:

感谢各行业有识之士参与本次会议学习,我们后期还会举办更多的活动!

主办方:

提问力学院:致力于中国最卓越的提问思考力研究、实践和推广

相关文章

  • 终其一生去追寻

    我们终其一生追寻的到底是什么? 亲情,爱情,友情? 事业,财富,地位? 我想与我来说 终极一生 我需要不断地去坚持...

  • 什么是有意义的人生幸福感

    最近对这件事颇有感触,就是什么是幸福感,什么又是有意义的幸福感呢? 终其一生,我们追寻的到底是什么,金钱?名利?权...

  • 我们终其一生追寻的到底是什么?

    一时间似乎身边的每个人都忙着追逐,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在不断的前行中一边追问一边解决着各种关于成长的问题: 耳...

  • 终其一生

    也许我们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追寻的是什么,也许我们知道自己追寻的是什么,却怯于迈开那第一步。万物都有其命数,当现实...

  • 你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平凡的生活里,总有一个念头会时不时跳到眼前:人终其一生到底追寻的是什么? 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是动态的...

  • 人间应值得

    今天突然在想一个问题,人间值不值得。 我们终其一生追寻的是什么,得到什么,失去的又是什么?日出破晓,雨滴惊醒鸟儿,...

  • 此处果有可乐,我即别无所思

    幸福是什么?我们该如何获得幸福? 大概每个人都曾思考过这个问题,也是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追寻的东西。可是又有多少人可以...

  • 2020-05-09

    108天打卡第24天。 今天是幸福心学的第1课:我们终其一生追求的幸福到底是什么样的? 我们终其一生追求的到底是什...

  • 终其一生,你追寻的到底是什么呢?

    曾经看过一个社会学实验,节目组在一家养老院访问了100个老人,问他们同一个问题:你这一生最遗憾的事是什么? 【错过...

  • 成长的阶梯:如何反惰性,成为具有超强行动力的人

    每个人都有或曾经有过梦想,可在追寻的路上,是什么让我们的脚步停滞不前?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到底是什么绊住了我们,使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终其一生追寻的到底是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pgo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