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上,老师说佳二妹的口头禅是“我太满意了”:看着一副自己画的画,说“我太满意了”;吃完一顿饭,说“我太满意了”;学会了一首英文歌,或是一段捉弄人的顺口溜,又或是在课间乱跳乱整一通,都会冒出“我太满意了”。
听了之后,我思考了一下“满意”的意思。从字面上理解,“满意”,就是意愿得到满足;查了查词典,更深的意思是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满足之感,是一种心理状态。
在商场里,一般有这样的标语“顾客的满意是我们最大的追求”,就是最大程度去满足顾客的意愿,使顾客得到一种心理满足的状态,这样子,顾客才会继续来光顾,生意才得以可持续。
进一步的思考,在对待孩子和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家长、学校的老师以及我们整个教育设置到底问没问过学生“你满意吗”。
在佳二妹放学后,我习惯的的问“ Did you have great time today?"由于中文很拗口:“你今天在学校有度过很棒的时间吗”或是问“你过得怎么样”,都不如英文表达那样直达本意:你评估你今天在学校度过的时间是怎么样的,是不是觉得很棒。潜台词是你和你所度过的时间的关系如何,其实也是在问你对自己所花费的自己的时间满意吗。
这里面有两个重点,一个是“你”,即孩子是自己的主体,不是我(家长),也不是老师;一个是“很棒的时间”,即孩子对自己所度过的时间的看法和感受以及达到的一种心理状态。这样的一个问候,虽说简单,但似乎很少人关注并深入思考。
一般在送孩子上学时,通常的表达是:要乖哈,要听老师的话哈;放学时,问的是今天乖不乖,听没听老师的话或是今天学了啥;如果开家长会或是在路上碰到老师,老师的说法通常是:语文好数学不太好;写字不太认真;聪明倒是聪明,就是上课爱讲话等等这样对孩子的评估,而少有老师去描述他/他所观察到的孩子是否对在学校以及课堂满不满意的心理状态。当然,家长们也一样,听着语文好很欣慰,听着数学差很着急;听着写字不太认真,心里决心要纠正过来;听着说聪明心里暗自宽心.......也无意的要去了解老师是否关注了孩子自己对整个学习过程和学习的收获的感受,更不用说要去了解孩子自己度过的时间的认知和心里感受。
在现实的状况下,几乎很少有人问孩子“你满意吗”。
也许很多家长认为,孩子都贪玩,只要是叫TA学习,TA都不会满意。我不这样认为。试想,如果佳二妹在学校和同学打架打赢了,或是原本被同学捉弄了,她又去报复了回来,虽然觉得出了气,但是她会笑盈盈的说“我太满意了”吗?不会。虽然没深入研究过心理学,但以我的观察以及经验来看,小学生一定不会因为逃过了值日、没交作业但侥幸没被老师发现或是打架打赢了等负面的事情而自觉的轻松的说“我太满意了”。“满意”的心理状态充满了正能量,是一种自觉努力之后实现自己的既定目的的良好状态。
在商业里,我们需要问用户感受,以便于提供切合需要的服务和产品,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可是到了对待自己的孩子、对待教育,反而像是忘了这个常识,不问孩子满意不满意,而是不断的发出要求。久而久之,孩子永远在迎合别人的感受,符合别人的要求,让别人满意,而逐渐的丢掉了自我。在这个社会里,实在是到处可见这样走丢的人。
最近接触了一个极端的事情:一个预备好要赴死的大学生,在最后的和父母的几次通话中,父母仍然是习惯的说:要好好学习,不够钱就尽管说,要注意身体哈......因此,对孩子的情绪毫无察觉。如果,他们问问孩子:你最近过得怎么样,你对学习感觉如何,你对老师和同学感觉如何,你满意你的生活吗...等等这样的问题,是不是会感觉到一些异样,孩子是不是也会因此感受到自已应该获得的关爱,而不是永远的要求:要求学习好身体好吃得好睡得好。我甚至极端的想:或许,只是要求身体好,也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父母和老师以及这个社会需要成绩好、听话、爱好广泛的孩子,于是乖乖的、会弹钢琴会画画、一般不会反抗的孩子就产生了,但是到了后来,部分人有可能发现自己不是想要做这样一个人,于是就出现了人格的分裂,自己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或极端反叛或抑郁;也有一部分成了父母期望的人材,继续习惯的迎合领导,迎合社会,而自己永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Did you have great time, (time)时间是什么,是每一个生命的历程。这个时间属于每一个个体,我们不能借来用,也不能替代每个个体去评估TA和属于TA的时间的关系,不能去帮TA体验属于TA的独有的生命历程。如果我们要求TA来让我们满足,其实是试图替代TA和属于TA的时间的关系,因为没有人生来是为了就是让别人满意的。当我们把我们的意愿和要求加到孩子身上后,是要他们放弃自己的体验和意愿,也就等于要求他们放弃自己和自己的生命历程的关系,实际上等于行尸走肉的为别人而活。作为家长,所有的管教,爱护和陪伴....所有的手段都是为了提供服务给孩子让TA更好的去体验自己的生命历程,尽量多的达到TA自己满意的状态,而不是我们。
当然,父母的所有的管教、爱护和陪伴也是孩子生命历程体验的一部分,所以也问问孩子,“我这样的管教、爱护和陪伴你,你满意吗”?
(只为佳妈的思考,无意批评指责或炫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