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兵法中的“道”——《孙子兵法•始计篇》的启示

兵法中的“道”——《孙子兵法•始计篇》的启示

作者: 经管读书会 | 来源:发表于2024-06-06 08:07 被阅读0次

    古代典籍中常会提到“道”这个字,不同的学说有不同的含义。儒家的“道”通常指的是人道,是人们遵守的规范,以求达到社会的和谐,比如孟子讲的“得道多助”。道家的“道”则是一种不可言说的东西,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孙子兵法》里也提到了“道”,不同于儒家的宏大,更不同于道家的玄妙,它显得十分具体。这里不仅解释了“道”,还提出了实现“道”的方法,对我们更具实用价值。

    一、兵法中的“道”是什么?

    《始计篇》的战争五事中提到的首要因素就是“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道就是从政治上使民众与君主的思想一致,这样,民众就能与君主同生死,不惧怕危险)。用四个字总结这句话就是“上下同欲”,讲的再直白点就是统一思想。在七计当中,第一个比较项就是“主孰有道”,思想统一的一方一定强过心思各异的一方。

    《老子》中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了“道”才有世间的一切。同样的道理,兵法中也将“道”放在首位,有了“道”之后,其余的“天、地、将、法”才能发挥效用。

    不只是打仗要统一思想,一个公司、一个组织,乃至一个家庭都需要有统一的思想,统一的思想就是凝聚力,也减少了内耗。要注意的是,这种“道”是战略层面上的统一,就像企业的愿景、使命、价值观、共同目标,大家都需要对其认同,而战术上是则是允许不同声音的,然而战术一旦确定,则又是要步调一致的行动。

    二、如何实现“道”?

    作为一部实用主义的著作,《孙子兵法》的特点是既提出观点,又给出方法。对于如何实现“上下同欲”的道,作者给出了三个层次的做法。

    第一个层次是修道而保法,这句话出自《形篇》,意思是修明政治确保法度。具体该如何做呢?《行军篇》的一段话给出了解答: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与众相得也。意思是能够严格执行政令与决策,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

    第二个层次是做价值观的筛选,如果大家思想在一个频道上就合作,如果不在一个频道上就放弃,绝对不凑合。比如《始计篇》讲到: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第三个层次就是要进行利益绑定,形成共同进退的态势。这个思想出自《九地篇》: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济而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吴越两国人相互交恶,但同舟而行遇到风浪,两国人会相互救助宛如一个人的左右手一样团结)。对这种现象作者总结到: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上下团结一致,是客观形势所造)。这种客观形势就是变相的将大家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比如有些公司将企业的利益与员工的收益挂钩,这样做一方面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会相对减少部门间的推诿,大家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

    三、我们该如何做?

    对于读书,我一直秉承着“书为我用”的观点。“道”这个东西看不到摸不着,共同目标、价值观完全是虚无缥缈,不如战争故事听着带劲,但这才是做事的基础,特别是现代社会,讲究的是合作,如果合作的各个环节没有形成统一的思想统一的目标,就会产生损耗,可能最终一事无成。就像一个球队,有的人想进攻,有的人想防守,思路不匹配,最终就是事倍功半。

        “道”的形成,不是靠喊口号,需要脚踏实地去执行,首先要有规则、守规则,如果连有形的规则都没法遵守,那对于无形的“道”就更不能守护了。就像有的企业中,领导制定了很多规则,但自己从来不遵守,这样的组织怎么能有凝聚力?

    其次是要学会做价值观的筛选,目标不一致、价值观不一致,是很难长久的。

    在以上的基础上,第三就是要学会将大家的利益绑定,共同进退。比如传奇CEO郭士纳在拯救IBM时就采用了类似的方法。

        “道”,看似飘渺无用,却是合作的第一推动力。

    结语

    1、兵法中的“道”是团队内部统一思想;

    2、“道”的形成要靠遵守规则、价值观的筛选,以及利益绑定。

    参考文献:

    [1] 孙武.孙子兵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兵法中的“道”——《孙子兵法•始计篇》的启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pjp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