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班路上,我和孩子妈妈在一起,19点十几分时,好意外哦,接到了孩子的电话
本来说好是周四轮到他打电话的(去春游不让带手机,只能用老师的手机)
妈妈显得有点激动,我们问了睡得怎么样?吃的怎么样?
听他的口吻,睡得可能有点不习惯,吃的还好,有面条。
是自助餐,像在宜家一样,吃什么自己选,有人会打给他们。
早餐是简单的饼干、面包、蛋糕、果酱、牛奶、茶、果汁等,没有鸡蛋
说了几分钟,因为要去吃饭了,就匆匆的挂了。
其实我们有好多想问他的:有什么好玩的?与同学们相处的怎么样?洗澡、梳洗有什么跟家里不一样的?等等
都是些琐碎的问题哈!!
我们还是很高兴,孩子迈出了离开我们的第一步,能看到他自主的去生活去解决遇到的问题,我们都很欣慰。
2.
晚上与老婆看完了流浪地球2,还是很震撼的,电影的大场面(月球、空间站、太空电梯都彰显了中国电影科技的发展)、人类文明的传承、师傅对徒儿的爱(把生的希望留给他)、老一辈太空人对下一辈的爱、培强对妻儿的爱(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月球执行任务,随时都有回不来的可能,只为了他们能安心的生活在地球),还有中国在国际地位上的强大都令人欣喜。刘慈欣的脑洞真的是开的很大,流浪地球,在地球上装发动机,推动地球移动,想都不敢想的创意,真的是服了他了。
3.
知乎上看常青的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
收获了:一句口诀就令人不再停留在现象阶段,会思考更深,这句话是:XX不是本质,是现象,XX不是目的,是手段。
比如孩子突然哭了,父母本能的一句话可能是训斥:哭什么哭?都这么大的人了。
如果你学会这句口诀,开口前心里默念,哭是现象不是本质,哭是手段不是目的。
就会引导我们思考,他为什么哭啊?他是伤心啦。他为什么伤心啊?啊,是他的玩具坏了啊。
玩具坏了,他就哭,就表明他很喜欢爱惜这个玩具。
扒开了现象这件外衣,我们看到了本质,就能在本质上问问题,从根上解决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