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3部分第2单元:金融危机与次贷崩溃

第3部分第2单元:金融危机与次贷崩溃

作者: 春生阁 | 来源:发表于2022-07-04 17:14 被阅读0次

本章学习要求

  • 对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及随后欧洲欧债危机进行梳理
  • 来探究发生原因、产生机制以及造成的影响,可以采取的对策
  • 结合中国现状,对中国发生金融危机进行分析

本章教学内容

  1. 金融危机的概念
  2.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
  3. 2010年欧债危机
  4. 中国会发生金融危机吗?

金融危机产生的条件?

  • 经济正常情况下,信息不对称都能得到有效解决
  • 经济崩溃情况下,信息不对称会加剧,导致资源错配和逆向选择,从而导致经济总量下降,经济效益下降

金融危机的概念

  • 又称金融风暴(The Financial Crisis)
  • 指金融资产或机构或市场的危机,表现为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
  • 或金融机构倒闭,或濒临倒闭,或某个金融市场如股市或债市暴跌
  • 系统性金融危机指波及整个金融体系及整个经济体系的危机
  • 大危机:1929年、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

金融危机的特征

  • 特征
    • 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货币币值大幅度贬值,经济总量大幅度缩减,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对经济萧条,甚至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动荡
  • 种类
    • 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目前混合趋势
  • 发展路径
    • 金融危机 -> 经济危机(实体经济危机) -> 社会危机 -> 政治危机(政权动荡) -> 战争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介绍

  • 名称
    • 美国次贷危机 Subprime Crisis
  • 简述过程
    • 因为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仅仅被迫关闭,故事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
    • 2006年开始酝酿,2007年8月贝尔斯登(五大投行之一)出现断裂,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
  • 产生根源
    • 直接原因
        1. 联邦基准利率提高和房地产价格持续下跌
        1. 次贷证券化导致信用风险的扩散
        • 比喻:花前放一面镜子是两瓶;花前后各方一面镜子是无数瓶
        • 数据:开始1万亿次贷,最后62万亿有毒资产
    • 时间线
      • 2001.9.11 25次降息 6.5%
      • 2003年 1.0%
      • 2004年 1.0%
      • 2006年 17次升息 5.25%
      • 2008年 0.25%
  • 深层次原因
      1. 超前消费的经济增长模式
      1.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严重失衡:实业转出本国
      1. 金融监管放松:
      • 1929-1933年,格拉斯法案—银行、投行、证券分页经营
      • 1999年,现代服务法—打开混业经营、格林斯潘自由经济捍卫者
      1. 贪婪的金融高管,导致社会分配关系严重失衡
      • 2000年,占领华尔街运动,2% vs 98%
  • 发展路径
    • 2006年后至2007年5月,次贷公司的信用市场危机,调低MBS、CDO的评级
    • 第一波:评级低的MBS、CDO的对冲基金和投资银行
    • 第二波:评级较高的MBS、CDO的养老基金、保险基金、共同基金和商业银行
    • 第三波:引起股票市场、黄金市场的大幅震荡
    • 最后波:次贷危机的信贷市场、资本市场通过多渠道向实体经济传导,从美国市场传递到国际市场
  • 传递路径
    • 影响客体:
      • 利率—下降时利益输送;上升时风险传递
    • 路径主体:
      • 次贷借款人
      • 次贷借款银行
      • 房地美/房利美(MBS)
      • 五大投行—高盛、雷曼等(CDO)
      • 各种金融机构—基金、保险、银行
      • 全世界投资者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1. 我国出口:
    • 2007年2月51.0%下降至12月的21.7%
    1. 经济增长趋缓和就业困难的压力
    • GDP下降,2000万农名工下岗
    1. 汇率和资本市场风险
    • 美国大幅贬值带来汇率风险
    • 资本转向我国寻找避风港,加剧资本市场风险

2010年欧债危机

  • 概念
    • 美国次贷危机的延续和深化,本质原因是欧盟国家的债务附带超过自身承受范围,引发的违约风险
  • 区别
    • 美国是公司违约破产,欧洲是国家主权债违约破产
  • 产生原因
    • 外部:美国次贷危机,使欧洲各国政府债券负担加重
    • 内部:国家产业结构不合理,实体经济空心化,人口老龄化
  • 发展过程
    • 过程简述
      • 2008年10月美国次贷
      • 冰岛经济体
      • 2009年10月20日希腊财政12%(不超过3%)
      • 三大投行下降评级
      • 抛售希腊,进一步加剧
      • 救助不及时
      • 对其他欧盟成员国担心(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爱尔兰)
      • 欧猪五国PIIGS
      • 欧盟整体的影响
    • 欧盟加入条例《马斯特里赫条例》
        1. 预算赤字不超过3%
        1. 国债不超过总量60%
  • 根本原因
      1. 经济实力薄弱,财政欠佳,政府收支不平衡
      1. 财务造假埋下隐患:高盛集团的作家行为,希腊购买有毒资产
      1. 欧元体制天生弊端:货币改革,货币统一财政不统一,且无退出机制
      1. 国际金融力量博弈:美元和欧元的金融博弈,德国犹豫是否救助
      1. 欧式社会福利拖累:每周工作时间不长、生孩子男人也可陪产假
      1. 欧洲南北生活习惯差异:北欧制造、南欧消费;北欧储蓄、南欧借贷

欧债危机与美国次贷危机的区别

    1. 欧美双方对债务理解有不同看法
    • 欧洲:传统,负债过多不道德
    • 美国:新自由主义思想支配,负债正常
    1. 解决危机的办法不同
    • 欧洲:紧缩
    • 美国:宽松 -> 操纵汇率、利率来实现输出通胀
    1. 对于危机的现状感觉不同
    • 欧洲:全力救助,尽快摆脱债务负担
    • 美国:习惯债多不扰虱多不痒的生活

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 主要在出口的影响
    • 欧盟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占比18-21%之间
    • 欧洲没有钱不能消费购买,欧盟经济下降1%,中国出口下降6%
    1. 热钱的流入
    • 加剧通货膨胀
    1. 大宗商品影响
    • 粮食、石油、黄金

中国会不会发生金融危机?

  • 国外集体唱空中国
  • 国际评级机构下调对中国金融机构的评级
  • 最大空头基金—尼克斯联合基金
    • 房地产泡沫
    • 贪污腐败
    • 影子银行
    • 地方政府债务
    • 人口红利消失
    • 环境污染

什么是中国式金融危机?

  • 在经济高速增长下,中国金融体系所面临的危机,资本流动性过剩导致房地产和股市的泡沫
    • 不同于欧美的资本流动性不足
  • 三驾马车:投资、消费、进出口。
    • 过多集中于投资/进出口
      • 投资:程度建机场、高速等
      • 进出口:世界加工厂,最大出口国
        • 挣1美元,向市场投放6.2人民币

中国经济与西方发达国际经济体的区别

    1. 中国高度受控,甚至依附于政府
    1. 财政与货币政策的结合
    1. 汇率、利率以市场为主,中国以官方为主

中国的金融风险在哪里?

  1. 地方债务和不良贷款
  2. 影子银行

中国如何应对?

  1. 防范的意识,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2. 出口/结构/扩内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3部分第2单元:金融危机与次贷崩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pnd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