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相关的章节主要说哪些内容?
决定利率水平的原因分析——利率行为(宏观)本章
利率水平决定后为何市场还有各种利率——利率结构(微观)下一章
本章学习目标
利率变化为何这么大,原因是什么?
资产需求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也叫资产需求理论:
- 财富(wealth):各种资源的总和,正相关
- 预期回报率(expected return):下一期实现的收益率的预期值,正相关
- 风险(risk):某种资产收益率的不确定性水平,负相关
-
流动性(liquidity):资产变现的速度和难易程度,正相关
后三者是和其他替代资产的对比(预期回报率、风险、流动性)
债券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 是利率决定理论之一。
- 观察债券市场的供求状况来了解债券价格的决定机制
- 债券市场的利率,会影响其他市场的利率
- 从而了解利率变动方向
- i = Re = (F-P) / P
- 到期收益率和债券价格互相影响
- i = Re = (F-P) / P
- 从而了解利率变动方向
- 债券市场的利率,会影响其他市场的利率
-
需求曲线
- 贷款人,考虑收益
-
供给曲线
- 借款人,需要资金的人,考虑借款成本
-
市场均衡
- Bd=Bs,债券的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时候,出现的均衡状态
- 当Bd<Bs,超额供给,P下降,利率上升
- 当Bd>Bs,超额需求,P上升,利率下降
债券市场的均衡利率的变动情况什么样?
-
债券需求的变动因素
- 财富:与需求正相关
-
- 预期收益率:
- 预期收益率可以认为是回报率,包括两部分,利息收益和资本利得
- i名 = i实 + 通胀
- i名上升,正相关
- 预期通胀率:通胀上升,i名不变,i实变小,需求变小
- 风险:与需求负相关
- 流动性:与需求正相关
-
债券供给的变动因素
-
- 投资机会的预期盈利能力(企业)
- 经济周期扩张期,债券供给上升
- 经济周期衰退期,债券供给下降
-
- 预期通货膨胀率
- 通胀率上升,因为期末实际还款相当于下降,债券供给上升
-
- 政府预算
- 赤字上升,债券供给数量上升
-
-
其他分析的补充:
- 其他条件不变(局部均衡分析方法)
- 债券利率和证券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预期通胀率导致利率的变动是什么样?
因为预期通胀率使得债券的需求增加,同时债券的供给也增加,以至于利率最终受消费还是企业影响更大,经过实证的结果是正相关,也叫费雪效应。
分析方法:三个月国库券(债券)和预期通胀率(通胀)
货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 是利率决定理论之一
- 相同点:和债券市场的均衡利率分析方法不同,但结果类似。
- 不同点:债券市场分析侧重于通胀,货币市场分析侧重于经济周期和收入。
- 也叫凯恩斯流动性偏好分析
- 流动性最高的资产——货币
- 衡量标准是资产变成现金的能力——流动性
- 流动性越低 -> 时间成本高 -> 交易费用高
- 前提假设:
- 市场上只有两种资产,货币M和债券B
- 这里忽略了股票、黄金、不动产等
- 市场上只有两种资产,货币M和债券B
- 推导过程:
- 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财富总量:
- Bs + Ms = Bd + Md
- 转化公式:Bs - Bd = Md - Ms
- 因此,货币市场处于均衡 Md=Ms,那货币市场也处于均衡 Bd=Bs
- 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财富总量:
-
货币的需求曲线:
- 机会成本:
- 放弃另一个资源的成本,不同的股票、买房或租房
- 债券的利率就是机会成本,债券利率越高,机会成本越高,货币需求量越少
- 预期收益率:
- 债券的收益率是利率,货币的收益率是0
- 债券利率越高,货币利率相对越低,从而货币需求量越少
- 机会成本:
-
货币的供给曲线:
- 因为货币由中央银行控制,是外生变量
- 独立于体系外的变量,受政策影响而非内部因素
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的变动情况什么样?
-
货币需求的变动因素
-
- 收入效应:
- 经济周期扩张,收入增加,消费增加,需要更多的货币
- 经济周期扩张,收入增加,财富增加,各种资产需求增加,需要更多的货币
- 收入增加,货币需求增加,向右移动
-
- 物价水平效应:
- 人们关心实际货币数量,物价水平上升,实际物品会下降,为了相同的物品需求,需要准备更多的货币
- 物价水平上升,货币需求增加,向右移动
-
-
货币供给的变动因素
-
- 货币供应量(货币政策)
- 宽松政策,供给量增加,向右移动
-
- 均衡思考题:货币当局货币政策宽松,利率最终是上升还是下降?
- 货币政策宽松,货币供给量增加,向右移动
- 货币政策宽松,收入和物价增加,货币需求量增加,向右移动
- 因此最终均衡点是上升还是下降并不确定。
- 实证:美国货币供应量M2增长率,对比3个月国库券利率
- 多数情况下,正相关,与凯恩斯的结论不相同
- 原因分析:除货币供给外,还会产生收入、物价、预期通胀、流动性效应
本章小结
- 资产需求理论,资产需求量四个相关:财富、预期收益率、风险、流动性
- 债券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是一种利率决定利率。需求影响因素:财富、预期收益率、预期通胀率、风险、流动性;供给影响因素:企业预期盈利、实际借款成本(预期通胀率)、政府政策。
- 流动性偏好利率(货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是一种利率决定理论。需求影响因素:收入、物价水平;供给影响因素:货币供应量。
- 货币供给的增加对利率产生四种效应:流动性效应、收入效应、物价水平效应、预期通胀效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