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From Here to Eternity

From Here to Eternity

作者: LynetteL | 来源:发表于2016-01-15 23:17 被阅读133次
Alan Rickman, 1946-2016

一月十四日的晚上,我正赶一篇第二天到死线的essay,播放器里循环了一晚的莫扎特K331也救不了异常暴躁的神经和牙龈疼。入冬开始复发的「对自我存在价值的怀疑」 时好时坏,完全要看当天的睡眠状况、日照指数以及摄入咖啡因的量。Slack突然蹦出一条新的NYT推送,瞥见AR的名字,纳闷最近好像没什么新片通告的同时顺手点开。

Alan Rickman, Actor Known for 'Harry Potter' and 'Die Hard,' Dies at 69

彻底懵了,要交的文章匆匆结尾,估计一堆拼写错误。

入夜,牙疼睡得浅就开始做梦。梦里自己站在一片沙漠里,四下无人。面前突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沙坑,沙砾轰然往坑底,某一刻沙砾突然倒流,沿着坑壁形成一股蜿蜒的沙流,就像环绕四隅咬住自己尾巴的巨蟒Jormungand。根据北欧神话的描述,巨蟒一旦松开嘴,世界将就此终结。然后我醒了。


我算不上AR的饭,电影都没看全更不要说其他的,HP之外只有真爱至上、午宴之歌、香水、理智与情感和异常乏味的闭上我(或者你的= =)的眼,正好一只手。倒能算得上AR的声控,有段时间拿他念的莎士比亚十四行作闹铃,每天都是被那如德芙般丝滑的「天鹅绒」声线给惊醒,最后考虑到心脏健康还是换了别的。还在杭州工作的时候,每周五晚上坐公司班车回上海,两个多小时的车程看书看不到一会就想吐,打盹则要看当天人品是否能遇上个不打呼且身材匀称的邻座,于是就找了很多podcast和有声书打发时间,听完即删,最后留下来的一本是AR念的哈代,另一本是脸叔念的格林。两位都是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的「毕业生」,莎翁剧本薰陶出来的台词功力念有声书,包你听了分分钟就失眠。

我更不能算HP的饭,去电影院看了系列里的哪一部都不记得了,家里倒是有一本魔法石的原版小说,那也是高中时候买来看着玩的。拖拖拉拉终于看完整个系列,捂着大妈心不得不说Severus Snape这个角色太招苏,迷妹里头年纪稍大些的估计都抵挡不住这个设定的色气。人物塑造饱满,伏笔埋得深,揭盖子及催泪时机又到位,加之AR霸道冷酷教授保护你的气场,简直瞪谁谁挂科。

斯内普教授在哈利第一堂魔药课上就给了下马威,不仅问些超纲问题吓得幼齿少年自此留下心理阴影,还对着小巨怪们发表了一通煽动演说,说魔药可以「提高声望,酿造荣耀,甚至阻止死亡」。

「阻止死亡」。                                                      


From Here to Eternity 这个标题取自一本叫「From Eternity to Here」的科普书,讲的是「时间之箭」(arrow of time),即讨论时间为什么是朝着一个方向的。汉尼拔第三季里,拔叔坐在昏迷的茶杯身边,手里捏着笔记本不停在计算让时间倒流的公式,希望一切重来,摔碎的茶杯可以完好如初。但热力学第二定律说了,封闭系统里只熵增,即从有序走向无序,无序走向更无序,碎片只能变得更碎。想到那个情节我胸闷得几乎要内出血了;我没有办法逆转时间,我连拔叔写的公式都看不懂,只能逆一下标题。

但热力学第二定律并不是铁律,学者认为该定律只是统计学意义上正确。那时间线为什么是单向的,为什么不可以用赫敏的时间转换器来逆转教授的死亡?我不知道,因为那本From Eternity to Here我还没看完。

宏观层面上,热力学第二定律这块铁板太硬,没办法,只能换量子力学上;在微观层面,时间几乎就是对称的,时间既可以从过去到现在,也可以从现在回到过去。

但目前占主流的多世界诠释并不站在可逆时间这一边,多世界诠释只解释了薛定谔家那只可怜的猫星人到底是死是活,并且提供了一个易于理解的故事框架:每一个时间点在观测时都会分裂出无数个世界,每一个可能发生但没有发生的事件都在其他平行宇宙里发生了。某种程度上说,无限可能即是永恒;于是宇宙大爆炸的那一瞬,「永恒」终结了,但「生命」得以诞生。凯尔特神话里的圣杯塑造了一个永不枯竭的宇宙中心,一个既无恐惧也无欲求的生命之源,似乎与宇宙的开端不谋而合。


Nimoy大副去年过世的时候我刚看完两部新版星际迷航,正寻思着要不要开始啃老版,彼时老饭虽然唾弃JJ版,但都纷纷感慨能再次看到大副的身影出现在银幕上。大副离世前的最后一条推,简单直接得就如同他演绎的那个半瓦尔肯人一样,简单直接得一针见血。不确定性原理认为观测会让观测对象塌缩。Perfect moments can only be had.

Leonard Nimoy, 1931-2015

大爆炸之后热力学第二定律「终结」了永恒;而多世界诠释让每一刻都「分裂」出了永恒。虽然时间回溯的可能性尚未出现,但到目前为止,这个自说自话的解释似乎也够用了。

和量子物理一点都不搭边且一点都不浪漫的维特根斯坦曾这么说过,「如果真有永恒生命的话,那应该就是此时此刻。」

唔,这倒是个浪漫的说法。

相关文章

  • From Here to Eternity

    一月十四日的晚上,我正赶一篇第二天到死线的essay,播放器里循环了一晚的莫扎特K331也救不了异常暴躁的神经和牙...

  • Day 32 当下即永恒

    年度写作挑战第32天 20180201 Here, now is eternity. 没有过去,没有未来,没有来世...

  • 从海王星和集体无意识原型看马克·扎克伯格(上)

    本文译自Neptune:Whispers from Eternity。这本书是Jeffrey Wolf Green...

  • 当下即永恒

    Here, now is eternity. 没有过去,没有未来,没有来世永生,没有天堂地狱。 投入到你当下所做的...

  • 修行篇 16:当下即是永恒

    Here, now is eternity. 没有过去,没有未来,没有来世永生,没有天堂地狱。 投入到你当下所做的...

  • DAY32 当下即永恒

    年度写作挑战第32天 Here, now is eternity. 没有过去,没有未来,没有来世永生,没有天堂地狱...

  • Start from here

    最近突然有读英国作品的念头,不敢相信这是一个月前还抱着《剩者为王》每天打卡写心得的自己。于是列出暑假书单,《8...

  • Start From Here

    I don't care where I go.

  • Start from here

    春节窝在家没出门,舒舒服服躺了7天。今天因为要接人,迫不得已,要揭开小破车的封印了。 照例先热车半分钟,踩刹车、上...

  • start from here

    今天下载了“两书”:简书和小红书。简书是一直想下载的软件,看到朋友在上面写了东西,洋洋洒洒记录着生活、心情和感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From Here to Eternity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poi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