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魏
孩子发脾气,是家长最大的烦恼之一。但是因为我是研究人类大脑的,所以每次孩子闹情绪,我一点都不生气,因为我看到的是一次又一次大脑整合的机会。
不要对孩子要求太严苛,孩子发脾气因为Ta们还只是个孩子。
为什么孩子会动不动就哭闹呢?其实是因为他的大脑发育是不均衡的,就是管情绪唤起的那部分要比管理智的那部分发育快得多。我们成年人,也会遇到各种不顺心的事情,但你会用自己的理智来调节,比如你自己心里可能会这么想:“老张不借钱给我,我有些生气,但是他大概也有自己的难处吧。”“比赛输了,我很难过,可谁叫我技不如人呢。”或者你会抑制自己的冲动,“老板这简直就是故意刁难我,可我还是忍了吧。”
但孩子不一样,他的理智脑要到20岁以后才完全成熟,情绪脑就发育得比较快,你看你家孩子,很小就会喜怒哀乐,各种基本情绪都有了。所以,当他情绪上来时,他的理智脑管不住,没法跟自己的情绪脑说道理,也就没法抑制一阵阵的冲动,就容易发怒了。
所以,我女儿发脾气时,我不会生气,因为我知道那不是她不懂事,而是她大脑还没有发育到那个阶段。这时候你怪孩子不讲道理,就跟怪孩子为什么不能一出生就会自己穿衣吃饭走路一样,其实是你自己不讲道理。
那么,怎样才能促进孩子的理智脑发育呢?很多家长会大力训练自己孩子的认知能力,什么记忆啊,逻辑啊,推理啊,认为这些能力跟理智脑相关。但他们却不知道,其实理智脑的发育,也需要情绪脑的支持。
有一个真实的医学案例,针对的是情绪脑受损的人。这个人不管是对奖励还是惩罚,都没有多大情绪反应,就像一个非常超脱的人。假设他跟你玩抽牌游戏,面前排着两叠纸牌,每一叠纸牌中既有中奖牌也有惩罚牌,你们俩随机抽几张,然后猜一猜,中奖率大的到底是哪一堆牌?让我们猜一下,你跟他抽的话,谁更可能赢下这次猜纸牌的游戏?你可能会觉得理智和情绪没有关系,所以这个情绪脑受伤的人,和你比拼的时候,双方赢的几率是相近的。
答案恰恰相反,研究发现,当人的情绪唤起和感受能力降低后,往往会做出比较不理智的决策。在这个实验里,正常人在抽中奖励或惩罚牌之后,都有很强烈的情感反应。所以在接下来的猜测中,他会根据自己的情感反应,来优化自己的下一步决策。但情绪脑出问题的病人对奖惩没有感觉,也就无法区分这两堆赢率了。
根据 Damasio 科学家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躯体标记假说(the somatic marker hypothesis),我们的理智脑做出的每一个决策,包括记忆、注意、权衡,都和我们的情绪息息相关。也就是说,理智脑需要情绪脑才能够理智起来。要让孩子掌控情绪,最需要做的,也是要刺激孩子情绪脑和理智脑之间的联结,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并且发展他们的理性。
听完今天这一期,明天孩子再发脾气的时候,你就知道了,这可是发展他理性的好机会。而且一旦你自己理解了这一点,遇到孩子乱发脾气的时候,你也就不容易自己也跟着生气了。自然而然,与孩子的沟通就会更顺畅,对不对呀?
《Dr.魏的家庭教育宝典》查询结果
坚持三步走,让孩子学会描述、思考、反思情绪
那具体该怎么做呢?既然孩子理智脑没发育好,那我们做家长的就来帮帮忙,具体分三步走,我们让理智层层渗透到孩子的情绪里:第一步,引导他描述情绪;第二步,引导他分析情绪;第三步,引导他反思情绪。
1.描述情绪
每次我女儿发脾气的时候,我就慢慢地跟她说:“你现在的感受是什么?”“你是生气吗?”“你为什么生气呢?”当孩子回答我的问题的时候,用语言来描述情绪的时候,也就是她对自己情绪进行定义的时候,这时候大脑的思考,和语言的使用,能帮助她理解自己的情绪,有利于安抚她安静下来。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有一次我女儿的小熊维尼找不到了,就是她的玩具熊,我跟她说:“你的小熊维尼找不到了吧,你昨天睡觉前不好好收拾自己的房间,这下麻烦了吧。”女儿说:“不是我!我记得放到箱子里了!现在找不到,你不能怪我。”她眼眶都红了,眼神里带着怒气,说话带哆嗦。这时候我知道她发怒了,她情绪来了,可是我也知道,她学习的机会到了。
电影《头脑特工队》
当然让孩子描述自己的情绪并不容易,所以你可以用游戏的方式。在我的影响下,女儿很喜欢看一部动画片,叫《头脑特工队》。它是把人头脑中的基本情绪,就是快乐、难过、害怕、厌恶和生气,这五种情绪,比喻成五个小人。这五个小人在头脑里打架,谁最厉害,人就表现为什么情绪。我女儿到现在看了这个动画片,至少五遍了。
所以她现在发脾气的时候,我就进行第一步,让她用动画片中的小人来帮她描述情绪。我先试探着问她,我说:“你生气了啊?”女儿立刻回我说:“就是!”有时候如果她非常生气的话,还会不理我。那我就在旁边等着,等她稍微好一点之后,就开始缓和气氛,我说:“那你现在脑子里是哪个小人呢?”这实际上是让她用动画片中的比喻来描述她的情绪。她会说:“是‘怒怒’!”
怒怒就是动画片里那个管愤怒、生气的小人,我也不着急跟她争论,更不着急让她平息愤怒,而是接着问她:“她在你脑子里干吗呢?是在跳舞吗?”
她会说:“嗯,她在使劲跳,使劲跳,所以我特别生气呀!”
我就问她另外四种情绪怎么样了,我是这样跟她说的,我说:“那其他四个小人去哪儿了?躲起来了吗?”
她说:“对,她们躲起来了,不过怕怕没有全躲起来,她还在外面。”
我说:“哦,你也觉得有点害怕是吗?”
她说:“嗯,有一点点。”
说到这里时,她已经平静很多了,因为当她用语言把自己脑中的情绪描述了一遍之后,她意识到除了愤怒,自己还有点害怕,这种对自己情绪的观察和描述,让她的大脑在情绪和理智之间快速切换,一方面使她更容易平静下来,另一方面也使她的理智脑和情绪脑之间的联结更紧密。
你看,在这一步里面,我就不断地问她问题,迫使她去描述自己的情绪,描述自己情绪的时候,她就平静多了,这是第一步。当然,你去跟自己孩子沟通的时候,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我只是借用了动画片中的比喻而已。
2.思考情绪
接下来,我就进入了第二步,就是帮她思考情绪。我会引导孩子想一想她的情绪是从哪里来的,怎样才会消除掉这样的负面情绪。比如说,像上面的例子,我会问孩子:“那怒怒为什么会跳出来呢?是不是觉得爸爸错怪你了?”
这时候女儿就开始说出让她生气的那件事来,女儿说:“就是你,就是你错怪我了!”
我就先确认她的情绪:“哦,生气小人怒怒跑出来了。因为被人错怪就会让人生气,对不对?”
她说:“对!我明明记得昨天晚上收拾了!不是我的错。”
这时候我抓住机会,我再次表示理解:“是的,你记忆挺好的,肯定是收拾了,可能是妈妈重新整理了箱子。爸爸能理解,要是有人误会了爸爸,爸爸的怒怒也会跳出来的。”然后我张牙舞爪地装成一个怪物在吓她,说:“你知道我的怒怒有多厉害吗?她跳出来的时候可吓人了!你猜她是什么颜色的?”
女儿说:“红色的!”这时候她已经被我逗得咯咯直笑了。我说:“对,我的怒怒也是红色的。”
女儿继续说:“都是你的错,你要说对不起。”
我说:“好,如果妈妈回家说是她收拾的,那就是爸爸的错,爸爸一定给你道歉,而且是笑着说。”我再次表示理解之后,孩子就更加平静了。
3.回顾并反思发脾气的过程
现在可以开始进行第三步了,就是帮她反思整个发脾气的过程。我说:“那我问问你,如果玩具找到了,我们也知道了不是你忘收拾的,我们俩之间的问题解决了么?你会高兴么?”
她说:“当然解决了,我会高兴的。”我说:“但是,如果你没有发脾气,而且是好好跟爸爸说是别人收拾了你的玩具,爸爸也不会责怪你啊。爸爸一直都讲道理,对不对?”
我女儿点了点头。
我说:“所以,生气也不会帮你解决问题,对吧?看你的眼泪都出来了。”
我抓紧机会进一步地帮她反思一下:“而且你对爸爸发火,爸爸也很难受。你能感受到爸爸的不高兴么?”
她看着我脸上的表情,我装的“难受”和“严肃”表情,她就点了点头。我知道,在她点头的时候,她已经在学习体会别人的感受了。
听到这你应该理解了,对付这种暴怒的小孩,有三个步骤:一是表示理解,帮他描述情绪,二是和他们一起分析发怒的原因,三是引导孩子反思整个过程,并指出发怒并不会解决问题,而是沟通解决问题,并引导他们体会他人的感受。
灵活运用这三步,巧妙引入心理认知疗法
运用这三步,其实是对孩子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按摩,说得专业点,叫做心理认知疗法。心理学发现,人的情绪不是来自于事件本身,而是来自于你对这个事件的看法。比如,如果你认为自己被别人误解了,你就会很生气。但如果你认为,这个误解的原因,只是因为大家沟通的时候出现了偏差,有些事情互相没讲清楚,那你就不会那么生气,而会积极地化解误会了。
在上面的案例中,究竟是什么让孩子不生气了?首先是认知,你改变了孩子对事件的认知,也就改变了他的情绪。当然,有的时候孩子不是因为误解而生气,纯粹就是发脾气,闹情绪,这时候我会选择多等一等,等他的头脑发热劲儿过去了,再和他进行上面这样的对话。
Dr.魏的小“叨叨”
教孩子千万别贪心,孩子不是机器人,只要一次设定指令,就能够一辈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情绪管理是个过程,而你需要做的,是理解孩子的生理发展过程,给他们耐心,并坚持用正确的方法帮他们引导情绪。
情绪脑|今日得到
1.要促进孩子的理智脑发育,不仅仅是让他进行记忆、逻辑等这些纯理性的练习,还要借助孩子发脾气的好机会,让他“描述情绪”、“思考情绪”、“反思情绪”。
2.让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绪,分析情绪发生的源头,并且学会反思自己,同时体验他人的感受,只有这样,情绪和理智才能整合得更好。
行动关键词|情绪自控
听完这期节目以后,欢迎在评论区给我留言,讲讲下次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希望大家按照上面的步骤,想出你自己的好方法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