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一纺织厂的办公室,老板姓罗,姑且叫他罗总吧。我知道罗总性格豪爽,大大咧咧,文化程度应该不是很高。
我在罗总办公室,发现办公室与往年不同,多了几幅字画。我就笑着对罗总说:“罗总,最近不一样了嘛,开始玩文雅了。”
罗总笑笑说:“唉,办公室简单装修了一下,墙壁粉刷了一下,又吊了一个顶。看着四周墙壁很空,就请人画了几幅字画。”
罗总办公室总共挂了三幅字画,一幅画是《江山如此多娇》,一幅字是《家和万事兴》,而另一幅字则是《静心》。
“真不错,从这些画中,可以看出你现在的心态与往常不一样了。事业、家庭和个人,都有不同向往啊。”
罗总哈哈大笑说:“充充门面,装装文雅。”接着又介绍说:“《江山如此多娇》和《家和万事兴》是请人正儿八经画的,而且是名家,是协会里的。而《静心》这幅字则是市场上买的,印刷品。”
我恭维地说:“看来罗总这几年发展不错,我看与你同期的几家纺织厂,都已不存在了,而唯独你,不仅生存了下来,而且还不断壮大。”
罗总一声叹息,说:”像我这年代的人,都是自己拼出来的。“
由此,罗总开始给我讲述他从一无所有到现在的历程。
罗总60年代后期出生,初中读了半年后中途缀学回家,开始走上社会。那时应该是80年代中期,正是改 革 开放,各种思想混杂的时期。同时各种个体工商全面进入大众的视野。当时罗总还不到20岁,毛头小伙子一枚,开始了他的闯荡之旅。
在改 革开放初期,作为农民人,都一样,两个字,没钱。罗总开始在一饮料厂上班,当时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各种规章制度也不健全。饮料厂苦苦熬过两年后,终于解散。
解散回家种田,对于罗总来说,是不可能的。当时的罗总年轻气盛,干劲十足。不久就与朋友合伙,买来了几台织袜机,开始经营袜厂。说是袜 厂,其实也就小作坊。
还是两年,袜厂竞争激烈,袜厂开不下去了,与朋友分道扬镳,各干各的。
时间到了90年代,那时罗总可能积累了工作和经营经验,开始分析市场行情,选准行业。当时各纺织行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经过市场的大浪淘沙,各个乡镇的产业开始分类,如一乡镇是羊毛衫产业,一些乡镇是裘皮产业等。而罗总所在的乡镇,主要的产业是布,纺织各式各样的布。
随着改 革 开放地不断深入,人们通过打工等方式挣来的钱,开始投资家庭产业。以家庭为单位的小作坊开始大量兴起。夸张一点说,村上几乎每户人家,都买来了织机,开始了织布卖布生意。
罗总就是看中了这一商机,织布所用的丝,是需要拖浆之后才能织布的。老法的土布,就用面粉来拖浆的。所以罗总开了一专门拖浆的浆丝厂,为最广大的织布生意人服务。
浆丝厂与织布厂一样,也大量涌现,开始竞争之旅,优胜劣汰。
大多的生意一样,在起起落落,行情涨跌之间,有些人淘汰,而有些人则不断发展壮大。市场虽不断扩大,但各产能也在不断扩大。开始了相互合作与兼并,小作坊开始向工厂、公司、规模公司转变。
而罗总的浆丝厂也因工艺的不断改进,浆丝生意生存困难。同时期的浆丝厂大都倒闭了,唯有罗总的浆丝厂一直存在,并进军纺织行业的分支——涂层与植绒。
罗总讲得很来劲,对我说:“创业的艰辛与不易,只有自己知道,旁人只知道你成功了,而不知道你是如何白手起家,有时我自己都很是佩服自己。”
印刷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