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几年过去了,星星现在已经是一所知名985院校的老师,除了教课,她还带领着几个研究生做科研,每天下班以后,继续她小说创作。她写作时总是下笔如有神,那是因为她的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有大量阅读的经历,还有她的认知是比较广的,求学这么多年,国内海外去过很多地方,见识了很多人和风景。
她一路走来,吃过的那么多苦以及父母对她的支持,尤其是妈妈是她最大的精神力量。每每当她写到妈妈这个角色时,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坚强的妈妈、勇敢的妈妈、善良的妈妈。在她心目中,妈妈是神圣而伟大的,她为了子女可以逼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因为孩子,妈妈不畏困难和艰苦,世上所有的困难在妈妈这里都变得那么渺小。
妈妈明明经历了那么多年的艰苦时光,但这些苦难没有把她打倒,反而让她变得更加坚强。妈妈明明可以抱怨很多人很多事,但是她从来没有,每次和她谈话时,她总是那么阳光,在她的眼中总能看到每一个人的长处。小草阿姨夺走了妈妈的幸福,可是每一次谈及此事,妈妈总是安慰自己说,她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长期的缺爱,让她的安全感为零,所以才做了这件错事。
“可是妈妈,您小时候也是缺爱,可是您为什么这么善良呢?”“不一样,我的孩子。虽说我缺爱,缺少的只是父爱,你姥姥对我很好,只不过她手里没有钱而已。再说你两个舅舅一直惦记着我这个妹妹,对两个哥哥曾经的好,他们到现在还是一如既往的爱着我,这个你是知道的。”
“可是妈妈,小草阿姨为什么从你身边夺走爸爸的爱,她这样做不是beibi小人吗?”星星依然愤愤不平。陈慧安慰女儿:“孩子,有的人有自救的能力,有的人没有自救的能力。如果孩子生活在畸形严重的家庭中,表面上看似和其他人是一样的人,可是在心灵深处他(她)就是一个严重的病人,被家庭折磨成心理扭曲的人。所以每一个妈妈,哪怕日子过得再苦,也要力所能及地给予孩子最大的爱。因为爸爸所承担的角色是社会角色,他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工作上,谋求事业上。男人是粗线条,教育孩子这活大部分男人没有女人更擅长。当然,伟大的父亲也很多,我只是说一般的家庭,而你小草阿姨恰巧遇到了特殊的家庭。”
“即便家庭给予了你小草阿姨读书的权利,读大学的费用她的父母拒绝承担,还是李谦的父亲供应她上的大学。小草成长的过程中心灵受伤比较深,即使受了高等教育,她也没能做到自救。当她抛弃李谦和吉祥的时候,我就知道她这一辈子很难恢复了,连自己的亲生孩子都不爱,她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更或者说她不配拥有妈妈这个伟大的称呼。我向你表达的意思是,我同情她,不恨她。”
在妈妈的言传身教中,星星写到坏妈妈的角色时,偶尔也会闪现出张小草的影子,幸好妈妈帮她剖析了张小草的心理,否则她写坏妈妈的形象时,会忽略掉这个细节。原来真正影响孩子的不是学校,而是家庭环境,决定孩子是否幸福依然是家庭环境。
所以星星的作品中每出现一个负面人物时,会自然而然地像妈妈给她分析的这样,看人物的原生家庭,看人物的成长过程中接受到了什么样的教育,长大成人后,会怎样带着原生家庭给予的影响走进社会。一般而言除非有再学习能力人物才能从原生家庭中拯救出自己的灵魂,成为与众不同的自己,向原生家庭勇敢地说声拜拜。
星星的工作以及业余爱好相辅相成,让她的生活过得忙碌而充实。她所在的这所知名大学对大学老师要求特别严格,在入职5年后必须做出一定的成绩,才有希望被长期聘用下来。所以说,每一个大学老师看似表面风光,其实承担的压力是很大的。好在星星多年的求学历程让她能面对困难,有挑战困难的勇气。
星星知道成长的路不好走,超强的专业知识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让她的心态没有被困难吓到,而是让她充分利用每一个当下的机会,即便困难来了,她也不害怕。
李谦果真像他考大学那年预料的一样,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星星就读的那所大学的研究生,以李谦的能力去考真的太吃力,也没有太大希望,所以他就老老实实地读了本校的研究生。李谦原话说“这还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所有的精气神都用在了学习上才勉强考上。”
读完研究生后,李谦实在没有精神攻读博士了,于是研究生毕业后就去了一家研究所工作。陈慧尊重他的选择,刚开始她一再鼓励李谦读博士,哪怕在本校也好,因为现在学生就业压力大,很多人都选择了读博这条路,这样在选择就业的时候面会更加广一些。
通过李谦平时的表现,陈慧看李谦对读书这条路实在是疲惫不堪了,所以就选择尊重他支持他。刘董军倒是从来没有劝过李谦去读博这件事,因为他深深了解李谦这个孩子,相比较星星和小峰,李谦的文化底蕴有点薄弱,对学习的兴趣没有他们浓厚。以李谦的水平能够幸运地走进985,已经是最好的安排了。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这在刘董军看来已经属于奇迹了。
小峰读的是本硕博连读,一共是8年,再有一年就毕业了。按姐姐和她商量的那样,博士毕业后准备去香港拿下博士后,因为本硕博连读只有8年的时间,整整节约了三年的时间,读两年博士后,小峰的年龄才27岁。
小峰和姐姐一样,17岁考上的大学,博士毕业时才25岁。如果一级一级的考试,本科四年,研究生三年,博士四年,整整11年才能博士毕业,即便每一次都能顺利过关,也会在28岁博士毕业,所以小峰特别感激父母鼓励他走本硕博连读这样的选择。
不用为考试发愁,这样能把更好的精力用在他的物理研究上,物理对他来说是最大的热爱,学业尽管繁忙,因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会乐在其中。学业带来的压力是有的,但是他最喜欢挑战有压力的生活,不服输的性格,压力越大,他的挑战能力也越强。
刚开始入大学的时候,小峰第一次与电脑手机共舞,在短暂的一段时间内他曾经沉迷其中,甚至影响了晚上的睡眠。因为他所在的宿舍中的室友都不是靠苦学考进的这所大学,一个比一个会玩,一个比一个爱玩。受他们的影响,小峰也在手机和电脑中绚丽多彩的世界迷失了。
好在爸爸妈妈通过微信一直鼓励他是个有梦想的好孩子,妈妈也告诉他是一个自律性很强的孩子,一定能挑战对于电子产品的使用,而不会成为它们的奴隶。
妈妈每天都会送给他两句名人名言。小峰每天早晨打开手机会扫一眼这些文字,想想自己现在的状态,他所渴望想成为伟人那样的人的想法,也会在这些名言的激励中在脑海中浮现出来。
星星姐姐也通过微信的方式给他鼓励,告诉他一定要把学业当成最重要的事情去做,让电子产品成为工具而不是玩具。如果一个人以玩物丧志的生命状态对待学业,读再好的大学也是没有用的。她还告诉弟弟,妈妈为了培养他们俩,是多么的不容易,为了妈妈也要积极地生活,努力地学习。
慢慢的小峰的学习状态好了起来,他开始去图书馆阅读、借书、买书、运动,让大学的生活走向了正规的步伐。他知道身体如果弄垮了,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幸好自己只是短时间沉溺其中。于是小峰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自律两个大字以约束自己。
他把最崇拜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名言写在笔记本上,“成功等于99%的努力加上1%的灵感。”他把这句话设为自己的座右铭。这使他想到了鲁迅的那句话:路上本没有什么路,其实走的人多了才成了路。哪有什么天才,只不过他们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情,然后拿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事情上。
篮球、乒乓球,大学里组织的这些运动项目小峰也都参加了,在运动中,他感受到了久违的快乐。这种快乐和玩手机那种低质量的多巴胺带来的快乐是无法比拟的。运动让他的大脑灵感如海水般翻涌,如天空般明镜,原来运动才是他最痴迷的业余爱好。
周末他给爸爸妈妈视频的时候,只聊了三五分钟就说:“下一场乒乓球比赛就要开始了。”听到这,陈慧紧绷的心放松了下来,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小峰能把运动一直坚持下去。对她来说,儿子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陈慧身边的一些家长,在孩子读初中的时候就给他们提供了手机,小峰也常说班里面只有他自己没有手机。刘董军一再对陈慧说:“你这样做得很对,因为手里没有电子产品的干扰,小峰才能够静心读书。”
陈慧也知道当孩子考上大学给他配备电脑和手机以后,他肯定会迷失一段时间,因为一直没有拥有过。他越是渴望拥有手机电脑的那段时间内,很可能把握不住使用的程度。直到陈慧听儿子说他在参加运动,这时悬着的心放下来,是啊,运动可以治愈一切,只要是爱上运动的孩子,他的学习和生活定会步入正规的状态。
运动看似简单,其实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去坚持,只要运动能够坚持下来,生活就会步入正规,晚上很快入睡,而且吃饭也更香,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小峰在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陈慧最关心的就是他的运动和阅读这两件大事,从来不要求他的成绩,这两样习惯一直鼓励小峰坚持下去。
过了几年,吉祥考上了星星姐姐就读的那所大学,但是他所学的专业和姐姐的不一样,他学的是心理学。刘董军对吉祥报的这个专业很不满意,他说“心理学是一个冷门专业,以后不会有很好的发展,你一定要换成其他的专业。”
陈慧给刘董军做了一番工作,并把背后的原因分析给他听,刘董军才同意了吉祥的大学专业方向。当吉祥听父母说同意他学习心理学这个专业时,激动地搂住了陈慧的脖子,说:“肯定是妈妈给爸爸做的工作,我就知道妈妈对我最好。”
“吉祥是我们亲爱的儿子,你值得拥有最好的选择。因为热爱,妈妈相信你一定会在心理学的领域中取得一番大的成就。强扭的瓜不甜,选择专业上也是如此,如果你爸爸一意孤行让你选择热门专业,我们家吉祥不喜欢也是没有用,所以老妈一万个支持我们的小儿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