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宁愿接受村社的庇护而不愿独立,宁愿“逃避自由”而不愿竞争。
这句话是一本叫《田园诗和狂想曲》书里摘出来的。我的问题是:所谓的竞争是什么?相对来说的自由又是什么?长期处于宗法社会,处于村社结构里,人的竞争意识慢慢被褪去。还能与之相反的一些人,他们选择了揭竿而起,去反抗暴政。
原计划为就那本书写一点阅读后感想,可在作者庞杂庞杂的体系中,竟然不知如何落笔。虽然同样的出生在农村,对书里提到的很多文话现象还是有一些印象的,可从广度和深度来看,我也不过是个局外人。从横向的世界角度对各国的农民做了研究,其次又纵向的从古往今来的历史历史资料里作了检索。这本书也就谈到也这里吧。有时间允许之下,还需重读一次。
一个根源上文化的缘起,再到随后的淡化,直至最后的没落。她们又都经历怎样的跌宕,最后又将以怎样的抛物线坠落呢?都是值得思考的。
恰巧今天也看到一篇专栏文章,名叫《达芬奇的诅咒》。说的是为什么很多聪明的人都没能取得了不起的成就?
十六世纪的达芬奇是画家,是间建筑师,他还擅长人体解剖等成就。
作者的理由是,达芬奇的时代是在16世纪,各门科学的知识都有限,几年时间就可以完全掌握一门学科。如果你在现代要靠某个技艺吃饭,你就要深入下去,严肃的对待。接着你将面临挫折、面临困惑、面临批评,你也会感到自卑,也会因此而质疑自己的能力,但正是这些东西才使你成长。
你在选择某个项目的时候要考虑三个标准
1. 你确实喜欢这个领域
2. 你需要一定的天赋
3. 这个领域要有钱赚
而现在许多聪明的人,他们也有很多的爱好,他们的兴趣不同之处是在深与浅上。如果想要严肃的干好一个项目,你就会面临很多的问题,你只有名列前茅才行。可有达芬奇人格的人是不愿意参加竞争的。
竞争意识,是一个人在社会生存的必备素质,只有当你具有专研和竞争的能力以后,你才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你才可以无拘无束的选择想过的方式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