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年初春西班牙行:教堂(上)

2018年初春西班牙行:教堂(上)

作者: 黑堡老叶 | 来源:发表于2018-03-08 11:02 被阅读0次

西班牙的宗教很多时期都是以天主教为主,包括现在。所以这一千多年大大小小造了无数的教堂,既有简单实用的小教堂,也有恢宏巨大历时多年(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所建或还在建的大教堂。这次在巴塞罗那看了圣家堂(Sagrada Familia),巴塞罗那主教座堂(Barcelona Cathedral),蒙塞拉特圣母玛利亚修道院(Santa Maria de Montserrat Abbey),以及塞维利亚大教堂(Seville Cathedral)。


一:圣家堂

Straight Line belongs to men, curved one to God. (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属于上帝)            ——Antonio Gaudí (安东尼·高迪)

在巴萨罗纳位于地中海和西面山脉之间的城市居住中心有一座从1882年开始至今还在建设的天主教堂——圣家堂(或圣家赎罪堂), The Basilica of the Sagrada Família。此教堂在建造后的100多年一直没有正式得到梵蒂冈的“宗教圣殿”的头衔,直到2010年教皇本笃16世祝圣主祭台方才“开光”为正式宗教圣殿。

圣家族教堂是一个国际性的给予人类精神上支持的中心,它以一种超常的方式邀请具有各种背景和信仰的人们分享基于爱,和谐,良好,慷慨和和平的生活意识。

圣家堂鸟瞰 圣家堂及周围的房屋,地图下方是圣保罗医院 正在建造中的圣家堂

圣家堂教堂当年的推动者是个书商Josep Maria Bocabella,他是一个宗教组织的创始人。第一任设计师也是当初巴塞罗那的一个大设计师,维拉(Villar),维拉的设计图是下面这样的:

圣家堂的初始设计图

如果按照这么个设计造起来也就是一座天主教堂而已了……

幸好维拉和当初筹建造教堂的宗教组织有了矛盾,辞职了——炒老板,牛人啊。为筹委会推荐新人的另一个设计师Joan Martorell直接推荐了当时才三十一岁的安东尼·高迪,从此一幅跨时代的作品得以展现在人类面前。当年高迪本人在维拉以及Martorell的手下都工作过,绝对属于新人。当初筹委会的意思是让高迪继续维拉的理念按部就班设计下去,非常幸运的是高迪没那么做。

高迪在接手设计圣家堂的任务后一直在思考如何用自己的理念来打造这么一个教堂。高迪本人是加泰罗尼亚人,加泰罗尼亚一直是一个经常易手的地方,希腊人,罗马人,摩尔人,法国人,德国人等等都来过。这里聚集着许多地方的文化和文明。高迪在哥特式的设计中融入了很多自然,几何,甚至伊斯兰的风格,把一座教堂变成了一个让他无穷想象力变成现实的地方。

从外面看上去,高低不同的将会有18座塔,象征着耶稣的12个追随者(高度为84米到117米),4个福音作者(马太——天使,马可——狮子,路加——公牛,约翰——鹰;高度为120米),圣母玛利亚(120米)以及耶稣自己(170米)。整个教堂总高172.5米。

雄伟的塔围绕着圣家堂 现在的设计平面图 教堂里不同的柱子有不同的设计 高迪在设计中非常推崇自然以及自然光。这里有外观示意图和教堂里的柱子 形如树枝般的柱子 动物王国里的森林? 象征着福音写作者的柱子以及内饰 这动人心弦的彩色玻璃,楼上是唱诗班的座位 许多里面的柱子他都把他们用树枝的形象来代替,上部有形形色色的分枝 一根柱子不是单一的,加了很多的装饰和形象设计

高迪对整个教堂的设计类似于他很多其他设计,几何图形以贴切与自然的曲线为主,加入丰富的色彩,有些地方的设计还与伊斯兰的设计相似(不知道这是不是以前梵蒂冈一直没为它开光的缘故)。大开大合的大部结构的粗旷设计和圆润饱满细致到极点的围墙柱子等的设计让人在心旷神怡的感觉中又有强迫症犯了的意识......蛮过瘾的。

高迪的理念是:曲线属于上帝!大自然是没有多少直线存在的,于是高迪想要的设计是贴近自然,因而被称为上帝的建筑师...... 他还宣称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和西斯廷教堂的设计者们最多只能被称作为装饰者(decorators)而不是设计者。

登顶塔的旋转式楼梯 一些塔顶上的水果 旋转梯边上的与外部空间的连接 特色的设计 曲线的窗口 几何图案的集结 正在建造的部分 柱子的围墙 到处都是曲线

整个教堂外围包含三个有故事的立面:诞生,受难,和荣耀——耶稣的故事

在东北角是诞生之面,这一面是高迪在世时都已经设计好也几乎完成(于1830年完成,高迪过世于1826年)。整个立面错综复杂,包含有形形色色的不同故事。

没有完全拍出来的诞生立面 诞生立面上的圣母,耶稣以及约瑟夫 三个牧羊人 诞生立面一扇门上方的装饰

在教堂的西南面则是受难立面,建成于1976年。整个设计基本上是高迪于1917年完成。整个立面除了表诉耶稣受难以外还有很多故事,诸如犹大之吻,最后的晚餐,彼得三次不认主,维罗尼卡面纱,耶稣下葬等等。由于不是教内之人许多故事还不明白,更写不明白了。支撑立面的是形如耶稣肋骨和肌肉。整个立面用的是简洁图案,相比于诞生立面让人觉得更有压抑感。

耶稣受难。左下那个人脸是高迪自己的脸 肋骨和肌肉 犹大之吻 彼得三次不认主

教堂的东南面是荣耀立面,现在还正在建造中。目前的计划是等到高迪逝世100年的2026年完工。我看悬......

教堂的西北面是没有立面的。但是立面是圣母教堂,楼下10米左右有个地下室,只有在教堂做礼拜的时候开放。通常这种教堂埋葬的都是圣,但是高迪也埋在此地。高迪在巴萨罗纳有十多个比较大的设计,像古埃尔公园,米拉之家等等,最大最辉煌的还是圣家堂。在他的一些资助者和亲朋好友在20世纪初相继过世以后,高迪在1914年左右搬进了圣家堂,一改以前注重个人仪表的心态变的不修边幅,全心全意的为教堂做设计。1926年6月7号,高迪被电车撞倒。由于他的打扮,路人不愿伸手相助,出租车司机不愿拉一个叫花子去医院,一个进过的医生看了他之后觉得无能为力也走了,最后被一个警察救进医院但是医院也不愿意花精力拼命抢救一个叫花子。直到第二天被一个神职人员认出是高迪,可惜已经晚了。高迪于6月10号去世……整个加泰罗尼亚为之痛悼。

高迪的墓就在图片中间灯亮处

其实说实在高迪的设计与理念尽管有他本人的贴近自然一说,但是这个本身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高迪设计的本身也是收到各种批评和批判的。甚至有人诅咒他的建筑在某个灾难或者某次战争中被毁灭......

在实地见到高迪的设计真是会感到一种震撼,也因此不愿一次把他的东西看完。巴塞罗那,我下次还会来......

真想在教堂中间躺下来仰望穹顶,空中蓝天白云,地下垫着竹席,耳中听着哥哥用胶水竹竿粘来的知了的叫唤声,枕边放着姐姐订的《收获》,心里数着六安路上的步子,泪......

圣家堂的穹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年初春西班牙行:教堂(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pye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