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初春西班牙行:教堂(下)

2018初春西班牙行:教堂(下)

作者: 黑堡老叶 | 来源:发表于2018-03-12 02:29 被阅读0次

    西班牙有很多教徒,估计受当时罗马的影响有很多是天主教徒(因而影响到这里的墨西哥Amigos也基本是天主教徒),所以到处会见到天主教堂。一般出名的让大家参观的天主教主座教堂(Cathedrals)都是很富丽堂皇的,天主教本身也是阶层等级森严—— 教皇,红衣大主教,主教......,“修行”好的还可以成为“圣”人,比如德州城市圣安东尼奥就是以圣“安东尼奥”命名的,当然圣“安东尼”和圣“安东尼奥”并不是同一个圣(不就是差个“奥”字么?!),好像圣“安东尼”还不止一个。

    圣们经常在各种教会相关的雕塑上出现,更多的是在教堂里出现,不少天主教堂里周围一圈有许多小的礼拜堂,供奉着不同的圣。这样把不同时代的圣放在同一个教堂里有点“排排坐吃果果”的味道,就像我们要把各个时代的武将排排坐来个英雄榜一样:常山子龙,卖肉张飞,四野元帅,关公秦琼,三姓家奴,东方不败......

    好吧,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继续看教堂吧,只是我这个非基督徒野路子知道的东西不全,基本上是把宗教当历史看。去买块西瓜先。


    这次在巴塞罗那一口气就看了三个教堂,除了圣家堂以外还有主座教堂和蒙塞拉特修道院(黑脸圣母的故事)。在塞维利亚看的是主座教堂(哥伦布的故事)。

    二:巴塞罗那主座教堂

    第一天早上经过7小时时差抵达巴萨,下午吃了饭就去沿着一条推荐小路闲逛,也许是时差反应,更有可能是刚刚在兰布拉大街逛过市场吃过tapas,嘴里还没回过味来,对于这个主座教堂就是一步一晕乎的这么转了一圈。还是门口的花女好看。

    各色人等在游逛 教堂中轴 耶稣受难 教堂后院 教堂门外的花女

    三:蒙特塞拉特的修道院

    蒙特塞拉特(Montserrat)是一座离巴塞罗那60公里左右的山,意思是serrated mountain:锯齿山。看上去像不像被锯出来的?

    像不像石头中间被据过的样子?

    因为锯齿山离城市有点距离,我们就想包辆车,一开始在“一起嗨”网站上看到了不少个人自我介绍的地陪导游,但是外甥说小网站不一定可靠,于是就在马蜂窝上订了一个包车地陪。马蜂窝上有蛮多的当地游项目,但是许多项目都是没有评论的,所以订了之后也有点心里坎坷。订完后就通过马蜂窝和地陪导游联系上了,是一位东北来的哥们在西班牙有二十年。和他联系了之后也就顺便请了他来接机。在国外联系只要能用Wi-Fi打电话都通过WhatsApp来的,包括和房东们联系,还是挺方便的。

    扯远了。蒙特塞拉特山或许是由于它的奇特性很早的时候就是一座“圣山”。公元前罗马人就已经在那里建祭奠维纳斯的庙宇了。

    缆车 缆车车站边 山上远眺

    一大早已经有不少人在山上了,还有一队中学生模样的团体,有两个穿高跷的男女在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

    不知道这是什么活动

    蒙特塞拉特修道院有两样东西很有点历史的。第一是那个黑脸圣母,用木头刻的,据说是信徒们在每次祈福时蜡烛的油烟薰出来的...... 当然这仅仅是一个传说。

    其实在欧洲大约有400-500个黑脸圣母,坐落在大大小小不同的教堂,修道院,或者和基督教天主教有关的建筑上。蒙特塞拉特的黑脸圣母是在修道院刚建时(公元700~800年的时候)公元718年从耶路撒冷运过来的,雕塑用的是罗马式雕塑技术(只知道名字不懂啥意思)。那时候的一种说法是圣母玛利亚和耶稣小的时候皮肤颜色都比较深,所以有“黑色麦当娜”(Black Maddona)之说。

    黑脸圣母和耶稣 黑脸圣母雕像的侧面

    蒙特塞拉特修道院经历过大大小小无数次灾难,还包括被拿破仑侵略过,许多珍宝都被抢走或者毁坏,但是黑脸圣母一直保留了下来。许多人为了祈福都来到这里去触摸一下圣母手上的那个球。圣母和耶稣整个雕像都被玻璃包着但是那个球以及玛利亚的手有个小洞伸了出来以方便大家触摸。圣母像下面曾经刻有拉丁字“Negra Sum Sed Formosa”——“我黑但是很漂亮”,是圣经诗歌智慧书雅歌里面写有的。翻译后听上去就像一首歌名一样。

    蒙特塞拉特修道院的第二个有历史的是她的男孩唱诗班,这个是欧洲最古老的唱诗班之一。我们去的那天正好是周日遇上修道院做弥撒,唱诗班也出来的。当然在一个神父布道的时候就不让拍照了。

    开始做弥撒前的教堂 修道院建筑柱子上的各种“圣” 祈福的香火(蜡烛) 院里的守护神 这个和圣家堂受难立面的雕塑很像的

    我们是先来蒙特塞拉特修道院再去圣家堂的,在圣家堂突然觉得受难立面的造型和这个很像,后来听介绍说高迪许多建筑设计艺术上的思路是从蒙特塞拉特山来的。看看山上那些圆鼓鼓的石林是不是和高迪那些“曲线式”的建筑有类似之处?

    2018初春西班牙行:教堂(下) 高迪的《米拉之家》(盗图) 圣家堂 圣家堂

    四:塞维利亚主座教堂

    巴塞罗那的圣家堂有高迪甚至最后把不是“圣”的高迪之墓也放了进去,蒙特塞拉特修道院有黑脸圣母,塞维利亚主教堂呢也有一个“大人物”,那就是当年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哥伦布!教堂里面有哥伦布的墓,那个墓可是好气派呢,由哥伦布时代的四个西班牙国王扛着,四个王国分别为卡斯蒂尔王国,阿拉贡王国,纳瓦罗王国以及莱昂王国。

    四大国王扛着哥伦布的棺材 哥伦布棺材

    不像我以前一直认为的,哥伦布其实不是西班牙人,而是现意大利那时候的热那亚(Republic of Genoa)人(当然搞统计的never say never,后面会再次提到这个话题)。他和西班牙的关系是代表西班牙国王们做远洋探险。

    鉴于马可波罗以及一些其他探险家从东方回来之后,地中海地区的许多国家非常希望和东方做贸易。但是当时的东面的陆路被奥斯曼帝国控制着,往东跑的海路要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绕过那是非常之凶险,由于地球是圆的,人们就想从西面绕道至印度。当初哥伦布四次远渡中美洲和南美洲但是他一直坚持自己抵达的是东印度,也因而把美洲人称为印第安人(印度人)。也有考古记录称他当时已经知道这个不是印度了但是面子上还是不承认。

    哥伦布四次航海西行抵达的地方都是现在加勒比海中美洲的一些地方,包括古巴,多米尼加,巴哈马,委内瑞拉,等等。他把他到达过的地方都归到卡斯蒂尔王冠下,这也就是几乎整个中南美洲都属于西班牙的原因吧。哥伦布为西班牙国王带去了不少当地的“土特产”包括当地的人,也因而被封为第一任“印度总督”。他被后人称作为泛大西洋奴隶贩卖的祖先甚至被人冠以种族灭绝当地人的标签。

    正是由于哥伦布的不认识美洲新大陆(或者不认),16世纪初另一个意大利佛罗伦萨人亚美利哥·韦斯普奇在哥伦布后也航行到美洲三次并且称之为新大陆。后人以他名字的拉丁文把此大陆称为亚美利加(America)。至少现在中文“美洲“听起来比“哥洲”或者“伦洲”好......习惯问题。

    继续回到哥伦布。当年他死后先是葬于他逝世的地方巴利亚多利德的一个修道院,后来又被他儿子迭戈移至塞维利亚的一个修道院,1542年在现在的多米尼加共和国的圣多明哥新建了一座圣玛利亚的教堂,哥伦布的遗骨便远渡重洋被移至此教堂,当地人还为之造了一座哥伦布灯塔。200多年后当法国人占领了那块地方后,哥伦布的遗骨又被迫在1795年移至古巴的哈瓦那。又过了一百年,在1898年美西战争结束后西班牙被迫放弃了对古巴的统治,于是乎哥兄的遗骨又被移回至塞维利亚并且放进了主座教堂。多么颠沛流离的哥兄遗骨啊……

    当然,你觉得故事完了的话那就是图样图森破了...... 1877年在圣多明哥准备庆祝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400年的时候在圣玛利亚教堂的一个墓穴中发现了一个铁皮箱子,里面有多处描写哥伦布的地方还有四十一块遗骨以及一颗子弹壳(哥伦布腿上被子弹打过,那时候身上没点弹孔的都不好意思做海盗,哦,不对,做海上探险家)。于是乎,遗骨的争执开始了……等等,我再去拿块西瓜。

    新时代新动向,大西洋两边的同学们吵来吵去又吵了百年多(这些地方对一点小事都是动辄就是百年的,米国整个历史才两百多年,太小儿科了)。既然你们的遗骨都在,咱们就来点迪恩爱吧。2003年,科学家们把塞维利亚哥伦布墓里的遗骨拿出来,看骨架好像和书本里描述的不一样啊……哥伦布是一个非常强壮的死于55岁的男子,这个遗骨看上去好像属于一个只活了大约45年的小个男子,或许是哥兄的儿子:迭戈。

    当时迪恩爱的结果还没出来啊。但是不管啊,有结果就可以写论文呢...... 写了论文可以拿基金呢。论文结果出来后圣多明哥的同学们开始捂着嘴笑起来了:瞧,你们不知道哪里整了点骨头还号称哥伦布的呢,哼!

    但是,“麻将翻身靠‘王翻’”,凡事都要讲究证据的,随便翻翻骨头就做决定的那是老黄历,作为证据有点不合适了。由西班牙科学家带队的(这里面有没有bias—— 偏差呢?是不是应该把多米尼加的科学家也找几个来?)科学家们把塞维利亚哥伦布棺材里遗骨的DNA提取出来,和已知哥伦布兄弟(也叫迭戈)的DNA相比,通过线粒体DNA的比较得出的结果是这两个人是同一个妈妈生的。乌拉!塞维利亚赢了!不过,科学家们也说了,这个并不就是说多米尼加共和国的那些遗骨不是哥伦布的。最好也拿出来验证一下。可是人家圣多明哥教堂不干了:TNND你王都翻出来了那是不会输的,我最多就是平局。怎么办?好办,我不玩了!到现在为止都没有把圣多明哥的遗骨拿出来做迪恩爱检验,说是不要打扰死去的人.

    好吧,这就看时间了。反正几百年都等下来了,再等几百年也是小开司。那些考古学家们或者八卦记者们有的是事干,这不,他们又在开始讨论哥伦布到底是意大利人还是加泰罗尼亚(现西班牙,那块闹独立的地方)人。西班牙的Colum(哥伦布西语里的姓)男性都撸起袖子准备献上自己的DNA作分母样本,意大利的Columbo男性们则是一脸不屑的样子,我不献,你咋滴?。好吧,你们去吵,我继续吃瓜。跟好玩的还有人在做研究:哥伦布是不是犹太人?是不是黑人?我说呢,你们都不对,这不显然的么,哥伦布是韩国人!!!

    主座教堂和院子里的橘子树,成排好多呢 教堂的彩玻璃

    因为住在教堂边,钟声一直都在回荡。一般是一刻钟敲一下,整点敲多下。早上九点和下午五点敲得多点。但是有一天好像软件出问题,到27分就开始敲了。

    教堂上部的建筑 通常天主教堂里见到的顶 钟楼上往下看

    塞维利亚主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按体积来算)的哥特式教堂,按面积来算是第二大,从这两方面来比她的对手是米兰的主座教堂。除了一般的门票以外,还有一个导游带着的登顶项目,但是当天只有最后一班了,还是西班牙语。想想兄弟姐妹们都是中文的,大家就一起来听懵逼语言吧……

    想不到这还是一场很有意思的说走就走活动呢。导游把我们带到一般旅游者不能去的教堂屋顶——真的是屋顶。

    屋顶上还有好多好玩的东西呢。那个蘑菇头,可以拿起来,看下去就是教堂,可以直接看到地板。问了导游,听不懂。不知道是通气的还是送密电码的 在教堂上部的过道里 屋顶 已经关门了的教堂。我们作为特殊旅行团继续在逛悠 继续看屋顶 不知道这些石块是干啥用的?难道一言不合就可以拍砖? 教堂近屋顶处的楼道上看上去另有一番风景,或许当初时候是用来擦窗户的? 教堂上部天使的侧面 天使的翅膀就这么被敲敲弄弄的,真是凄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初春西班牙行:教堂(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lug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