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送女儿去上英语课,本想在女儿上课的地方安安静静读会儿书。可谁曾料到,旁边一对母女打扰了我的兴致,我的思路不得不跟着她们走。
我刚见她们时,女孩的母亲是一位短发看似干练的女性,年龄相对大一点,我猜测四十多岁,女孩大概七八岁的样子,扎着马尾辫,比较乖巧,其他没有发现特别的。她们在吃着早餐(周围的环境不适合吃早餐),小女孩的母亲不断唠叨着:“不要把早餐掉的到处都是。”“你能不能快一点?每次让你写作业,你就要上厕所,喝水,能不能快一点?”……女孩的母亲继续絮絮叨叨,女孩似乎没有任何反应,不点头赞同,也不反驳,估计是习以为常了。
早餐终于吃完了,居然开始写作业。女孩写作业,女孩的母亲继续边看手机边给女孩指导写作业。女孩刚打开语文练习册,还没来得及读题时,女孩母亲开始给女孩读题,还告诉女孩:“做题前要先读大标题。”女孩依然没有反应。女孩每做一道题女孩的母亲都要提前给女孩读题。
看到女孩这样的写作业状况,真的有点让我担忧,这种效率的作业不做也罢!突然在我的脑海中有这样的疑问:我们班孩子的家长是不是也是这样陪孩子写作业,或者直接不管?
根据他们做作业时的交流,我猜测女孩应该是二年级。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读题,完成作业。作为家长,只是在孩子不懂不理解的情况下引导孩子,而不是像女孩的母亲一样先入为主,一上来就代替女孩读题,这种做法让孩子有依赖。久而久之,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孩子不会读题,也懒得去读题。
女孩母亲有一句话“做题前要读题。”我比较认同。我们一直在给孩子强调,做题前一定要读题,但是我们所说的“读题”指的是让孩子自己读题,而并非是家长代替孩子读题。一年级的孩子识字量少,作为家长老师可以帮孩子读题,等到孩子识字量慢慢增加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慢慢放手,由全读到读孩子不认识的字,到最后的不读。这需要一段很长的过程,根据孩子的识字量而定,不能放手太快,也不能一直不放手。
作为家长也罢,作为老师也罢,我们需要做的是由扶到放,教会孩子学会学习,而不是一味地依赖家长老师。如果这样,孩子不进在学习上一无是处,在其他方面他也不会去做。
回想班里的个别孩子不会学习,原来症结在这里。家长替孩子做得太多,孩子没事可做,慢慢开始依赖家长,自己不会去主动动脑,动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