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是我工作以来,过得最快乐的一年。
原因不是收入多了(疫情期间受到很大影响)或者取得了什么职业成就,而是因为要帮我照看女儿,父母搬来深圳跟我一起住了。
一家人团聚,对我来说真的太幸福了!
十几年的工作经历当中,能跟父母从正月初一过到十五,今年是头一年,以前正月初七不到,我就已经在出差或者返岗的路上了。
那种和亲人分离的感觉,内地的朋友可能感受不深,北上广深飘着的外地人,会有更深切的感受。
结果距离近了,却经常会发生一些摩擦。
比如中午吃饭的时候,妖精娘硬要给我夹菜,我已经明确表示了:我不想吃。
然而有一种饿,叫做“你妈觉得你饿”。
在我明确拒绝的前提下,她还是强迫我——硬是把菜夹到了我碗里。
我当时说了很过分的话:难道中文这么难懂吗妈?我说了多少遍我不要了?
老婆规劝我:你话说得重了!
我当时一赌气,觉得这两个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一起为难我,于是饭也不吃,回了房间。
后来我在屋里赌气,母亲委屈到哭泣,我很自责。
我知道她的委屈来自于——我为孩子好(不管多大,父母都觉得自己的子女是个孩子,我就是80岁了,也是她的宝宝),孩子却不领情,还说这么难听的话。
说实话我也很委屈,快40岁的人了,连吃什么、不吃什么的权利都没有吗?当一个成年人,已经明确表示了拒绝,难道他的选择,不应该被尊重吗?
事实上,我们两个人的人生角色,都没有演好,都展示了过于真实的自己。
比如妖精娘没有意识到,她的儿子已经快40岁了,在职场上打拼10多年,是一个生活可以自理的人,不需要母亲帮忙夹菜。
这种对人的好,已经不是对人好,而是对人的折磨了。
我自己没有意识到:做子女的,哪怕不领情,也不能跟父母那么讲话。
当妈的给儿子夹菜,真的吃不下,可以选择不吃,放在那里也没关系,或者是假装欢喜地吃下去,让父母高兴,而不是如此拒绝,伤了母亲的心。
也就是说,这件事情上,我们两个的角色,都没有演好,没有意识到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我的职场当中。
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有一次领导催我交报告,那天我正好在接待同事的客户,陪客户喝酒喝得伶仃大醉。
那晚回到房间,接到领导催任务的电话,我就十分不耐烦,在我看来——我为了工作殚精竭虑,领导怎么不体谅我?
于是我跟领导说:我这么辛苦,你怎么就不知道呢?
我的领导当时反问我:你的工作职责是什么?是陪人喝酒还是交报告?
他的反问,一下把我敲醒了。
我的工作职责,是提交报告,而不是陪同事的客户喝酒,报告不交,是我的失职,说明我不靠谱,没有陪同事的客户喝酒,并不会对我的职场,产生任何的影响。
为什么有的人花了大力气做事,却得不到想要的结果?是因为根本就没想过到底“我”该干什么,说人话,就是没“活明白”。
一个人怎样能够活得更加明白?
有一个方法,就是站在“导演的角度”去思考所有的问题。
比如说遇到任何问题,不要想象“我”是“我自己”,而是要想象“我”是一个“导演”,要去思考“我”这个角色,在这个情境下,需要做出哪些行为,才是最为妥当的,能够把这个角色“演”好。
如果这次演出失败了,我们要思考怎么才能够让“我”在下一次的演出当中,演好这个角色。
每个人的人生剧本,都不是写好的,我们需要一边演,一边导,还要给自己的人生编剧。
为什么某个“演员”会经常闹心呢?说明他的演技还不够好,不是吗?
希望我们都能做一个“好演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