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小P朋友圈流行着这样一条推文,《毕业最痛苦的不是分手,而是写论文》,小P深有感触,因为比起脱单,小P更加期待的是能够顺利地做完毕业设计。
曾经听过一个妹纸谈过关于毕设那点事情,她觉得毕设就是"穷尽四年所产出的idea和成果,每一个成果都有非凡的意义",然而小P的毕设做得简单有粗暴,因为对于她来说,毕设就像是游戏冲关的大boss,不一定要完美冲关,但是只要能够打下就已经足够了。
这对于很多人来说,真的有点丧,但是对于小P来说,这样也就足够了,“因为我不喜欢我的专业”。
每一个选择,都将影响着未来的走向
也许,有很多人都说,“小P,那么为什么不早点转专业呢?毕竟在我们的大学还是有很多机会的呀~”,面对这样子的问题,小P也想对几年前的自己说,“为什么你不能早点明白呢?”
对于曾经的小P来说,认为只有抓住更多的东西,才能拥有更多的机会。然而,小P不是一个极度克制自己人,对于“不喜欢”的东西,也不会投入过多的热度,所以,对于自己专业就抱有“得过且过”的心态,小P就这样走过了大学四年,想要逃脱,机会早已随之而逝。
小P也会像很多人一样,抱怨着整个教育体制下问题。总是期待能够遇见一个能够一直提点自己的老师,让她们能够燃起小P对于专业的热情,也期待着有人带着自己做项目,从而走上人生巅峰,然而,小P也仅仅停留在期待。因为比起努力得去听一节怎么都听不懂的专业课,小P更愿意选择去刷一条不仅不用思考而且还能能够愉悦身心的微博。
这也许是悲剧的开始吧,毕竟大学是一个考验一个人自我管理能力的地方,听不懂专业课,你可以去上网课补习(毕竟他们有很多讲的确实还不错),没有项目,可以主动的寻找有项目的同学,但是连着这些努力都没有,那么就只能说剩下那句“我不喜欢我的专业”的借口了。
所以,大学学了四年专业,对于小P来说,此路不通,只能另寻他路了。
那些带我走向彼方的人
很庆幸,小P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宅女,面对这不喜欢的东西,虽然没有付出太多的努力,但是也尝试去喜欢所能喜欢的东西。
选择了双修,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给了思考事情的不同维度;
遇见了一起做商业项目的师兄,虽然这过程有矛盾或者不解,也给了小P一段独特的经历;
遇见了一些为自己梦想而会拼命努力的人,在他们的面前,小P也常常会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
这一份小确幸,也让小P在全面败阵的情况下,获得生还的可能性。
最后的话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成功的人只有两种,一种是能清楚正确地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并为之不断奋斗和努力的人。另一种是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但是能把每一件事都做好的人。”
所以小P认为,如果你知道你想要的东西,但是这个东西与你现在的状态不相符合的话,那么请及时转身止损,不然的话,就不要像小P一样“得过且过”的对待自己的专业,尝试用各种方式让自己爱上它。
小P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未来的路也可能越走越远,最近的心愿是能够顺利完成毕设,然后开心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