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五十岁,准备退养了。
第一站去烟台,去海边友人处走一走,也许会停留两年。
“改变下半生的路途,寻找你的诗和远方。”
她回复:知我者,瑾也!
这是个年轻时恣意飞扬的女人。混迹小城男人聚集的摄影圈,一起吹牛喝酒甚至抽烟。进新疆,上西藏,在那个年代是时髦也是探险。
最喜欢听她一遍遍讲述那时的历险。讲述的时候,她早已洗手羹汤为人母。满脸的疲倦无奈。困顿在围城中,为着每一月的开销发着愁。
男人是她29岁时同事介绍的,彼此看着没有恶感,两个月就进了婚姻。不到一年,男人就等同下岗,没有生活来源。起初靠着父母接济,后来南下上海,却从来没有拿回来过一分钱。
刚为人母的她咬着牙,靠微薄的工资,买了单位的集资房,搬出婆家,一个人养活孩子。曾经行走世界的女人围着锅台孩子团团转,内心的灰暗如同发福的身材日渐膨胀。
生活不会薄待努力的人。在俗世中挣扎漂浮许久的她,一天天醒过来。读书学习,一字一句,从简单的新闻说明,到后来诗词被国家级书籍收录,从没有灵气的摄影作品到逐渐领悟摄影真。讲课写诗出书,她渐渐找回了年轻时的恣意,这恣意更多了阅历和深度。
许多年了,她总在我人生的低谷时不声不响陪伴左右,陪着我笑陪着我闹,从来不问缘由。
小小的城困不住她远走的心,我从来都知道。
年纪的增长,与她只是一个数字的变化。
围困多年的手脚,总要伸展开来。
在她五十岁的时候,她做出决定,离开小城,也离开那个心意相通的人。
天涯咫尺,不必相守。
很洒脱。正是她的性格。
祝福
她说:一个人如果不努力去尝试,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大能力,极限在哪里!于是,决然离开家乡,在五十岁的这个初夏,开始新的挑战。
我给她提供的信息,她一试即中。有准备的人不会错过机遇。十分契合她意愿的工作,很多出去走走的机会。苏州,亦是她喜欢的城市。
她的努力,很有成效。在四十岁的那年,厌弃了烟火生活和庸俗的自己,顿悟了人生的去向。不幸福的婚姻,带给她的不是沉沦,而是挥挥衣袖的洒脱。
一直欣赏着这样的女子。也十分庆幸经历岁月沉淀,自己身边的女子都是如此睿智聪颖。
很多年前,有人看到我的几个好友后,在写来的信件中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那时年幼无知,不能理解人与人相处,是要气味相投才能长长久久。
一路走走停停,身边的人来来去去,留下来的都是相识二十年以上的老友。人不多,屈指可数。
愚钝如我,要如何跟得上她们的脚步呢?
好友的片子。光与影的魅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