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警示:小儿氨酚黄那敏的三个坑!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是用于感冒的复方药物,按甲类非处方药管理。美国、英国均建议非处方类的感冒药物不应用于2岁以下儿童,并警告这些药具有潜在的危险性以及可能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虽然目前国内并未限制该药的使用,但一定要小心三个坑。
一、不建议:“一日3次”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每袋含有对乙酰氨基酚125mg,马来酸氯苯那敏0.5mg,人工牛黄5mg。药品说明书的用法是:“温水冲服,一日3次”。
对乙酰氨基酚,主要针对普通感冒患者的发热、咽痛和全身酸痛等症状,具有明确的肝毒性。对于体温≥38.5℃,或出现明显不适时,可以服用。为避免肝损害,不建议“每日3次”常规服用。
二、皮试前一定要告诉医务人员:“3天内用过小儿氨酚黄那敏”
滥用抗菌药物是普通感冒治疗的最大误区。国内调查分析发现,62%普通感冒患儿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其中包括阿莫西林等青霉素类抗生素。
无论口服、肌注、输液,在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之前,都应进行皮试。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含有抗组胺药“马来酸氯苯那敏”,会造成皮试结果假阴性,皮试前必须停用至少72小时(3天)。
氯苯那敏为抗组胺药,具有抗胆碱作用,能减轻流涕、鼻塞、打喷嚏症状,但也可减少支气管分泌,痰多的感冒患者不宜服用。
三、有些不良反应不会“自行恢复”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药品说明书对不良反应的描述为:“有时有轻度头晕、乏力、恶心、上腹不适、口干、食欲缺乏和皮疹等,可自行恢复。”
对乙酰氨基酚有效剂量与毒性剂量之间的范围很窄。在很多国家,对乙酰氨基酚是引发包括急性肝衰竭在内的严重肝损害事件的主要诱因,其中20%的剂量处于推荐剂量范围内。
对乙酰氨基酚过量的早期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也会有嗜睡和出汗。肝损伤通常在服药后72~96小时达高峰,可引起肝衰竭、脑病、昏迷和死亡。因此,当怀疑服用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时,千万不要等着“自行恢复”,应立即就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