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在不遗余力地做“总经理”而不是“董事长”,背后有控制和证明,工作的对象是事情而不是人,推进的是过程而不是创造,收获的是可控而不是价值成长,呈现的不是享受状态而是紧张状态。
2. 最近觉得很累,低头看手机,成了一种痛苦,看到信息就让我喘不过来气,我觉得一天有太多话得说……我得承认,我说的每句话,都需要大量的体力和心力,累是正常的。背后是我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我要做的事,让自己不累,而不是掉在累的痛苦中。
3.不是10点半不能睡,是不可以睡。“完成”预示着我看待自己是“器”,不是一个需要被照顾、养护的生命。
以“完成”为行动的节奏和方向,以“未完成”为内在的感受和评价。如果抽离出来一个自己,看另一个自己,另一个自己是被虐待的,根本不在你所谓的生命层面。
4.有一件事,总是在焦虑。有一件事,总是不能开始。
焦虑,是因为它比我大。我还不在“道”上,我还在谋生,在研究如何做“器”。我得去寻找一个高纬,定位我自己的纬度。
不能开始,是因为不是我的舒适区,是我“不能证明自己”。
我在我的中心,我的中心要提升,提升到一种滋养但我自己的状态。
去时刻明确我存在的状态想要什么样。覆盖生存,生活,生命三个层次。
去完成所有不在舒适区的事,让挑战成为生活,生活就是生活了。
5. 别人赞誉我的时候,别人赞誉别人的时候,我没有感觉。甚至是有些不舒服。
人是立体的,但是看见只需要一面就足够了。
赞誉可以滋养生命,提升存在的状态,这就是它的价值,我要臣服。
小结:
我的标准不是:我帮别人把问题解决了吗?
我的标准该是:此刻我的状态好吗,我感受到喜悦幸福快乐了吗?没有,那就重新调整。
怎么做?“活出来”,在生活中
从每个时刻,空间,人,事,念头中,找到喜悦幸福快乐的理由和资源。反面,不能做的就是:对抗,不对抗,我要超越它,用更美好的体验。
这是活“法”
活的“道”,还在探索中:研读,深度,反复写感悟,融入沙龙稿,坚持积累,靠近圣人的“自由”,“完整”,“生命层面的呈现状态”。
无我,无苦,有忧。
忧是指南针,觉察我在哪里,要去哪里,我是谁,不忧什么,应忧什么?
忧恶衣恶食,便是未足与议之人;忧无关紧要之事(同情,包办,完美他人之事,证明自己之事),便是无关紧要之人;
忧德未修好,忧学问不透,忧生活停滞,忧教育未落地,忧价值不输出,内心不苦,身体不紧张,但是作为课题去研究。
忧,是提醒自己,将军赶路,不追小兔。是自我教育,是闹钟。
内心强大的人,是因为内心装着一座山,否定评价诋毁生存已经轻如鸿毛,借来自嘲,反而能带来一些乐趣和轻松。你有病!这都被你发现了,厉害哈。
作为一个人的道,不就是圣人的样子吗?足够的深,丰富,举手投足都是重大价值。
我想,这就是一个人的道,此人已在道中,活在道中,道法自然,博大精深,人道融合。
深入,挖掘真相,层次丰富,立体,存在本身就是价值。就是“成就人生”之道。
活的“器”,我不被工作生活他人以及自己所累。我不被没做到做不好的事情忧虑。
我会从三个层面高质量陪伴好自己。
第一,照顾我的生活。
今天有一样好吃的,今天有一样好玩的,今天有一件去照顾我的形象。
(今天,买蛋挞食材。弹琴写毛笔字各10分钟,去逛一下公园。去理发店)
第二,陪伴我的心灵。
看见付出,看见优秀,看见不容易,允许停下来。镜子前凝视自己,告诉她你看见了她,抽离出来看刚才的自己,无论刚才的举手投足,疲惫/颓然/发呆/昏昏欲睡/会心一笑/认真/思考……都是美好的值得欣赏的存在,是有魅力的有温暖的动人的电影。支持她在虚位以待的美好里,去停留。
第三,引领我的精神。
精神就是艺术,美好而独特,诗意盎然,化解虚无和琐碎,无法实现,但是永不熄灭。写着你的姓名。
我也将从这三个方面高质量陪伴孩子。
每天做到一件,直到自动自发,无数件可以生发
(生活:今天,蛋挞等材料陪她出门打印,周末接受朋友的邀请带她去玩。
心灵:拥抱,交谈,有关学习中静下心来很难,聊聊天可以很快度过时间。有朋友看见自己是件愉快的事,这是每个普通的人的正常需求。读给她,阿姨盛情的邀请(咱家的闺女)
陪伴读一本书。聊聊孩子的看法。
精神:如果想成为研究型的人,如孔子,司马光,郭文斌老师,就得研究透老师,做一个有入口有出口的水池,深度,精读,研究,整理,需要专注力。把自己的理解再转达给更多人,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在帮助别人时,同时实现了成就感,收入,生活方式。而只是学了的人,解决不了问题,成人后,遇到问题后,就跟学者门重新来学。用一些体力和简单的脑力去勉强生存。求其中,得其下。你选择哪一个。
我是怎么学习的,给予分享。我会怎么做。)
转念:在遇到不好之事时,内心就卡住了,不美好了。我要转念,因为我是自己的环境,我是孩子的环境。
转身:别看向结果,别听着吵闹催促。
把已经拥有的,深入到极致。相信次第花开。已经拥有的,是来成就你的,是促使你成为“研究型”的经典教材。
先服务好这100人。建立好根据地。
配套自己的学习,输出,练习。沙龙创造,问题解答,老师的解析对照。要支援别人的根据地,也是急于学习,打开眼界。
转移注意力:从对期待的完成与否,到看向此刻的念头,喜悦从瞬间的念头起。
我会成为什么样,不是努力后将来成为的。而是现在明确的笃定的具有足够的纬度的目标,才是将来会成为的样子,我要成为什么样,而不是我现在不想成为什么样。
我问自己的问题,是心里想的问题,体现了我的格局。我问自己的问题,是我忧的问题,体现了我的目标——或高远,或在眼皮底下。
(业余时间,目标专业,会讲演说者,家文化指导者,家族成长,个人探索,关系成长。
专业时间,做专业的事。)
孩子问什么问题,是她想什么问题,孩子想什么问题,是你问了她什么问题?要她问,别人是怎么做人的,别人是怎么做事的。我就要关注,我就要表达,我就要呈现,我就要提问。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读透圣贤书,深度专业书。重要的是做人立态度,做事教会怎么样做人。做人教会要去向哪里。
先教孩子做人,弟子规作为家风,生活。……作为家规,心灵。……作为家训,精神,志向。
精神胚胎往往是裸露的,需要丰盈的生活,互动,爱意去包装。无论是自己还是孩子,最后都要定义到一个好人生,这就是那个最高纬度的目标。
一个知识点,要表演出来一个故事。说给别人讲,不是你想说,不是你想让别人改变。而是一篇知识点,只选一两个点,呈现你的生活,选一个知识点,推动自己、孩子、他人在其中生活,而生活中呈现不同的场景,不同的节奏,不同的色彩,不同的温度。
从道到我,从我到家,从家到世界。
主动承担的,是弘毅。被动听命的,是器具。如果不想一辈子琢磨如何做个器,就得一直琢磨想担当什么。
这就是,立己方能达人,成人方能达己。
南怀瑾先生认为,一个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仁”就是他的责任。仁是爱人、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爱天下。儒家的道统精神所在,亲亲、仁民、爱物,由个人的爱发展到爱别人、爱世界、乃至爱物、爱一切东西。所以知识分子,以救世救人作为自己的责任,在人生的路途上,历史的道路上,是没有退休的时候的。要挑起这样重的担子,走这样远的路,就必须要养成伟大的胸襟、恢宏的气魄和真正的决心、果敢的决断、深远的眼光,以及正确的见解等形成“弘”“毅”两个条件。
我当不了“董事长”,我不想为别人做决策,不想总是被打断,因为我不太懂事,我满足不了别人的需要,我不能瞬时投入又瞬时把自己拽出来。我不能迅速决定,迅速判断。
我负责的事,我要全盘决定,别人负责的事,我希望别人有能力决定。
我做不了穿针引线的事,做不了团结人的事。只能做帮助人的事,指挥人的事。因为我的“仁爱”之心,还没有落地。
我要以己之力,助人的话,我自己是其中之一,孩子是其中之一,父母是其中之一,朋友是其中之一。便没有什么区别心了,做我自己,全力以赴就可以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