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德福创始人鲁道夫·施泰纳,1919年在德国斯图加特建立了第一所华德福学校,他提出了一种令人向往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既注重培养道德感,又致力于为生活做准备,在纯世俗化和纯宗教化的教育之间,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性。
施泰纳认为道德教育绝非冗长空洞的说教,尤其对青少年而言:
如果向孩子教授道德原则,他们会心生厌烦,这点在现代社会很重要。
你不知道人们有多反感某些最美好、高贵、庄严的道德冲动,假使这些仅以教条和抽象概念的方式呈现。
01
华德福老师如何开展道德教育?
脱离乏味的说教,在教育的每个阶段,华德福都有“秘诀”,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所用的“密钥”有所不同。
在幼儿园阶段:老师的举止、唱诵的歌谣、营造的恭敬氛围、尤其是讲述的故事都是道德教育。
在小学阶段:道德教育包括一年级的童话到八年级详细的伟人自传,故事再次成为印入孩子心田的道德力量。
在高中阶段:文学、诗歌、戏剧经典所呈现的故事,能直达青少年内心深处的渴望。正因为有伟大的作家全力表述生而为人的意义,才能成就伟大的文学作品。
02
华德福老师是如何看待青春期的?
古典文学、超验主义和莎士比亚并非华德福老师的专属。那么华德福的高中课程和其它教育模式的区别何在?区别之一源于华德福老师对学生的认识。青春期是一段混乱迷惘的人生时期,老师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青春期的看法。
一些主流教育家以片面的方式看待青春期,他们要么把青春期的叛逆看成一匹即将脱缰的野马,必须在局势失控前把它拉住;要么把青春期当成一种仅有时间才能治愈的“疾病”。有些老师简单地把高中时光看成“训练”期,训练考试技巧,仅仅为升学或工作做准备。所以,高中开始变得像军营、治疗中心或宠物训练学校,配备保安、无窗教室、每个入口处安装安保装置等,样样俱全。
而华德福的高中老师则透过表象看到更多内容。我们认识到青少年的精神特质,他们正在日益成熟,与以往任何时期相比,他们的思考更加深刻、感受更为强烈、行动更为坚定。青春期是一段巨大的转折期,一股强大的内在力量被释放出来,为未来而生。只是相较之下,孩子们在早年的变化更为显著。
在青春期,与以往不同的是,孩子们开始下意识去塑造自己的身份定位,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对未来可能用终身来追求的事业,他们会有大致的想法。他们同时感到既痛苦又欣喜,熟悉的旧世界正在死去,全新的内在世界正在诞生,这种感觉前所未有地强烈。
死去的是什么?童年的天真在逐渐消逝。在很多地方,青春期屡被寓为《圣经》中人类被逐出伊甸园的状态。的确,这幅图景真实地展现了童年“意识乐园”的远去,这是一个逐步发生的过程。
在童年的乐园里,有无尽的玩耍时光,恣意的想象世界,不会因为别人的目光而烦恼。然而,当青春期到来时,童年似乎变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美梦。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一去不返,勾起少年的无限哀伤和缅怀。
诞生的是什么?从更明显的生物学意义上说,他们从孩子突然变成有能力孕育生命的人。同样神秘的是,他们还经历着一种新生:在思考力方面,他们能形成抽象概念。任何艰辛养育过十多岁孩子的父母的都了解:这种新的认知能力就像一把双刃剑。剑能断物。思考把我们与外界隔离开来,让我们能更清楚地看待世界。如果得到恰当的发展,思考能成为理解世界最高等级之“道”的工具。思考也可能成为伤人的批判武器。
青少年希求改变世界,而且想从身边的人开始。这就是为什么老师和家长觉得,当孩子投来犀利且全新的批判性目光时,我们就好比显微镜下被检视的物体。去年就有个学生对我说:“斯隆先生,你知道自己的牙齿相对你的脸而言太小了么?”我知道到这种评论并非有意针对我,我已经学会淡然处之。
若干年前,我十四岁的女儿恳求妈妈不要和她的朋友说话。“为什么?我说错什么了么?”我的妻子问。她回答:“有个朋友注意到你说话的时候鼻子会移动,这真让人难堪!”
我们需要明白他们无处不在的批判是最高等级之“道”作用的结果。当他们看到周围的成年人并不完美,会感到沮丧,忍不住进行批判。其实,他们只是单纯想试着改变我们。
幸好,青少年经历的第三种新生源自于情感生命:他们开始发展真爱的能力。这并不是说更小的孩子不爱父母或宠物乌龟。幼时的爱主要出于无意识状态下与他物的融合感,与此不同的是,青少年强烈意识到自身的不完满,并感到内心爱的萌动,因此主动与他人交往。
华德福教育者把青春期看成人类两种原型体验的融合:失去童年,童年期迷人的天真一去不返;走向成年,具备批判性思考,成熟判断,和负责任行动的潜力。所以,高中老师必须同时扮演助产士和哀伤顾问的角色,关注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新生和死亡过程。
03
理想的力量可以帮助青少年获得方向
在这些令人痛苦的蜕变中,青少年也开始感受到振奋内心的理想的力量。如鲁道夫·施泰纳所言,理想之于青少年的灵魂,好比骨骼之于身体--借着理想的支撑,青少年才能获得所需的稳定、力量、和方向感。施泰纳的这个比喻甚是有趣,因为只有青春期的孩子才开始真正注意到自己的骨骼系统,青少年正处于生长高峰期,四肢的骨头明显变长变厚。正如六七岁乳牙的脱落意味着孩子准备好了正式入学,骨骼的变化意味着一种全新的准备--孩子准备好了拥抱理想,探索自己内心的自由,以及进行比以往更深刻的思考。
青少年通常用渴望表达自己的理想,有时他们会说出这些想法,但更多情况下是埋在心里。我从三十多年的执教生涯得出一个多少让人讶异的结论:无论科技带来怎样的外在变化,青少年的内心并没有发生太大改变。虽然,当今青少年可能注意力时间更短,很难对事物有兴趣,但在内心深处的渴求,与上一代的高中生仍然相同。
04
当今青少年内在的心理特征
(1)渴求从生命和更广阔的世界中找到意义
对在媒体泛滥的文化中长大的一代而言,寻找生活的意义并非易事。在近日结束的《美国文学的起源》课程中,我的教学对象是绿茵华德福学校的高中生。在课程早期,我请学生们挑选能代表当代美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几件物品,并把它们放入一个时间囊。这些年轻人会放什么呢?
结果,囊中物品有麦当劳儿童套餐、信用卡、药瓶、美国宪法、DVD光盘/录像带、还有我之前从未见过的某种安保装置。他们的选择是审慎的,却让人忧心。在很多学生眼中,他们即将踏入的世界充斥着消费主义和肤浅的低俗娱乐,人们更看重即刻的欲望满足,而非认真按计划实现长远目标,在通常意义的机会面前却恐惧、退缩。的确,在这样的环境中,年轻人如何安放生活的意义?
(2)渴望建立人际关系,与更广阔世界的连结
他们对关系的渴望,源于一种双重的割裂感。在文化层面,现代社会中的人们与科技产品的互动越来越多,与他人的互动越来越少,这点显而易见。诚然,手机、网络以及卫星电视为人们提供了更多信息共享和娱乐机会,但是,科技发展是否真正提升了人类体验?
在更个人的层面,科技的入侵加重了青少年焦虑和异化所带来的前述痛苦。童年本应是本能地认同、亲近周边环境中一切事物的阶段,与之对应的姿态是拥抱和接受。然而,青少年以冷漠的旁观者姿态面对世界,这种新的离斥感让他们感到自己珍贵的“内在”生活与“外在”现实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在与日俱增的孤独中,他们渴求关系带来的温暖和确定感。
(3)想要自主权,觉得“我能改变世界”
广被诟病的是第三种渴望--追求自主。最糟糕的是,我们的文化倾向于久坐,这会助长一种意志的瘫痪。从青少年嘴里冒出来最让人沮丧的一类话是:“为什么要投票?投不投有什么区别?反正不能改变什么。”青春期本应是理想的火焰熊熊燃烧之时,年轻人应迫不及待想要改变世界。然而为什么当今的年轻人似乎很容易厌世或绝望?在追求自主的道路上深感挫败的年轻人最流行的一句口头禅是:“随便。”这种现象令人忧心。
在传统学校环境中,让青春期孩子们尤其灰心的是,这些渴望似乎互不相容。如果追求表面的经验,可能导致所建立的关系缺乏实质内容或意义。然而,学校教的“意义”可能前后不一致或互不相关。所以,青少年在追求自我的过程中会茫然、孤独、隐隐感到挫败。
05
华德福课程如何支持到青春期的孩子
华德福高中文学课程正是围绕这三种渴望展开。老师在选取每一本书、每一首诗时都必须考虑其对学生灵魂的滋养。在此,我们触及华德福教育第二个显著的特点:发展。
大部分教育体系几乎不会注意到我们所谓的“生命发展规律”。他们把青春期看成生命过程里一个单独的阶段,或者笼统地把青少年看成一个整体,比如13-18岁或15-19岁的青少年。可是,和青少年相处过的人知道,大部分14岁的新生(九年级)和18岁的老生(十二年级)完全不同。九年级生在认知水平,情感深度,以及沉着冷静方面不及高年级老生。如果新生和老生坐在一起上英语课,对二者而言都是折磨。
当然,并非所有青少年的成长完全同步:你可以看到颇为成熟的九年级生,也能看到幼稚的十二年级生,尽管后者并不多见。总体而言,大部分青少年会在大致相同的时期经历内心的心理变化--也可称为灵魂转变。华德福老师年复一年地见证着这些时而微妙,时而剧烈的变化,力图设计出满足学生需要的课程。
这种发展式眼光和对孩子更具远见的看法,也许是华德福模式最显著的特征。美国华德福教育的元老之一赫尔曼�·巴拉瓦利(Hermann Baravalle)这样概括自己的观点:“从孩子意识的角度客观描述成长的过程,也就是在描述学校的教学计划。”
(未完待续)
◆ ◆ ◆
背景说明:
本文节选自《Life Lessons》一书,《Life Lessons》为美国Waldorf Publications负责人Patrice Maynard强烈推荐的关于青春期的优秀书籍。“还有什么比一个受文学启发的理想少年更动人的呢?”由一位有着近40年华德福教育经验,资深的美国华德福高中老师David Sloan,深度分享了如何吸引年轻人在古代、近代和当代的伟大文学作品中探索各种可能性。他审视了青春期不同年龄段的独特发展需求,并列举了丰富的文学案例。非常值得老师和家长们阅读,通过文学去启迪这个特殊阶段的孩子。
《Life Lessons》正由天使在线组织翻译,译者王豪芳,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英语专业),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学士(英语专业)。如果您对翻译内容有更好的建议,请联系我们。本翻译项目来源于天使在线倡议的《天使「在线图书馆」 公益项目》,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如果您喜欢此书,并期望出版,请留言给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