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阅读5
昨日跟着阅读群踢到钢板上,回头从第七章节的开始读起,没想到读出了兴趣。因为作者对因材施教的观点打破了我们对传统因材施教的认知,我个人的阅读体验是:当我们既定的认知被打破时,我们处于一种兴奋、好奇的状态。
悖论:传统认知的因材施教是强调儿童在思维和学习方面的不同点。而作者在这一章的认知原理是:儿童在思考和学习方面相似点比不同点更多。
核心观点:作者认为尽管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各有不同,但在教学设计上没有必要照顾儿童个体的差异。
例如,一个学生学习生物很吃力,但却是个很有天赋的小诗人,于是生物老师求助英语老师,将生物学知识和诗歌结合在一起,以便于他更好的理解概念。
再如一个学生,他喜欢科学,却不理解克式循环。老师在呈现这个问题的时候是用线性过程展现的,而这个学生善于整体思考。于是在表述上做一点小改动,就可能让难懂的内容变得容易理解。
这两个例子应该体现了因材施教,可作者却给予了否定。作者认为借助学生的强项或者改变表述的方式,意味着要改变你的教学手法,有可能对班级里每一个学生都要对症下药,这要做太多额外的事情,是否值得?
作者认为,学生学习的方式与其说不同,还不如说相类似,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对于教师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以视觉/听觉/运动知觉型的学习者为例子进行阐释说明。
作者认为所有人都通过这三种感官获取新信息,但是大多数人有一个最常用的器官。学习一个新的事物时,视觉型的人喜欢看图表,甚至只要把说的都写下来就可以了;听觉型的人喜欢倾听言语上的描述;运动知觉型的人喜欢动这动那:他们移动自己的身体来学习。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时,有时我们设计插图,有时我们插入视频声音,有时我们通过动手做一做。这样我们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类型相吻合,学习效果会更好,事实是作者认为这样的理论并不成立,作者认为和学生的偏爱相吻合的教学方法并没有优势。
这是为什么呢?例如安妮是听觉型的,为什么用听的方式呈现知识她并没有得到提高呢?因为听觉信息不是考察点。听觉信息是指磁带里朗读的人的声音,我们考察的是词汇的含义,安妮听觉记忆上的优势并不能在考察含义的情况下帮助他。
视觉/听觉/运动知觉理论是错误的,为什么听上去很美?有90%的教师认为人是可以分为偏视觉、偏听觉和偏运动知觉的。这个理论看似有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人云亦云的结果;另一个原因孩子在视觉和听觉记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最后是认知偏差。
整体读下来的感觉是有一种思维上的冲击,觉得有点意思,但也总有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觉得咱们中国传统的因材施教历史渊源深厚,但针对大班额教学,要想做到因材施教,的确像作者所说的: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我们更多的是针对儿童学习认知的相似点,进行大班额集体授课。受各种现实因素的制约,一线教师很难再抽出时间,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