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食、爱读书、爱旅行,爱一切平凡生活中美好的温暖瞬间!
每日读书笔记分享,今天是《陌生人效应》阅读笔记分享第三篇~
今天我们继续《陌生人效应》这本书,来聊一聊第二部分内容:默认真实之触发器和社交成本
我们会“默认真实”:我们常用的假设是,与我们打交道的人是诚实的。只有当事件明确地变得和我们最初的假设相反时,我们才会走出“默认真实”模式。
我们不会像头脑清醒的科学家那样,在得出结论之前,慢慢地搜集证据来证明某件事的真伪。我们的步骤恰恰相反,我们从相信开始,只有当怀疑和疑虑上升到无法被解释的程度时,我们才停止相信。
【01】触发器
1)古巴人叛逃事件
古巴以某种方式策划了整个危机,并将舆论引向了有利于自己的方向。
20世纪90年代初,成千上万的古巴人开始背叛、逃离菲德尔·卡斯特罗。
他们孤注一掷,穿越90英里宽的佛罗里达海峡,逃到美国,途中死亡的多达24000人。
一群定居美国的古巴移民于迈阿密成立了“兄弟救援队”,他们使用由塞斯纳飞机公司生产的单引擎飞机,组建了一支临时飞行队。
随着飞行队的建立,移民的野心越来越大,他们开始飞入古巴领空,向哈瓦那投放传单,教唆古巴人民起来反抗卡斯特罗政权。
1996年2月24日下午,当三架“兄弟救援队”的飞机飞过佛罗里达海峡接近古巴的海岸线时,古巴空军的两架米格战斗机从空中击落了“兄弟救援队”的两架飞机,被击落飞机上的4人全部死亡。
2)控制舆论导向
菲德尔·卡斯特罗没有被CNN邀请为自己辩护,他也不需要——这位海军上将(卡罗尔)已经为他辩护得很好了。
尤金·卡罗尔,美国退役海军上将接受了CNN采访,他声称:在“兄弟救援队”的飞机被击落之前,他和一小群军事分析人士会见了古巴高级官员。
卡罗尔于2月23日向美国国务院和美国国防情报局发出了警告,2月24日就发生了古巴击落美机事件。
开始时,人们痛恨古巴的暴行,而现在情况变成了人们谴责美国外交部门的失职。
3)“古巴女王”浮出水面
美国国防情报局的一位名叫安娜·贝伦·蒙特斯的古巴问题专家,代号“古巴女王”,她组织了古巴击落美机预警的简报会,却在大家都在开会分析情况的时候,以又累又饿为理由提前离开了。
中情局认为这个人的行为有问题,于是组织了他们的内审专家来审问,问来问去,到最后给出的评判结果是没问题。
4)五年后的事件暴露
5年后的2001年的某一天,人们发现,蒙特斯每天晚上回家后,都会把当天在工作中得到的所有事实和见解打成文字,发送给她在哈瓦那的上级。
原来,从加入美国国防情报局的那天起,蒙特斯就是一名古巴间谍。
在她被捕前,美国国防情报局在她的钱包里发现了向哈瓦那发送电报的密码的,同时被发现的还有她藏在公寓壁橱内鞋盒里的一台无线电短波收音机。
5)她如何骗过中情局的审问?
她并不圆滑老练或八面玲珑,她总是有点儿古怪。
她就一些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时,她会像被车灯照着的小鹿一样逡巡不前,吞吞吐吐,语无伦次。
她还曾以中情局高级情报分析员的身份去古巴参加了中情局在古巴开展的一个杰出的分析师项目。
“古巴女王”用周围的人做梦也想不到的方式,记录了美国人想干的所有事情——她办公室的小隔间的隔板上贴着莎士比亚的《亨利五世》中的一句话——全世界的人都看得到:凭着他们做梦都想不到的侦听,国王能够知道他们脑中的一切。
中情局古巴问题专家布莱恩·拉特尔这样说:
1)他从来没有怀疑过蒙特斯是间谍,甚至有一些级别和他相同或相近的中情局官员认为她是局里最好的古巴问题分析专家。
2)我从不信任她,但我没能找出合理的不信任她的原因,这是我最大的遗憾之一。
3)我确信她是个糟糕的古巴问题分析专家——她的确糟糕,因为她不是为我们工作的,但我从来没有把这些方面联系起来。
如何理解以上事件呢?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蒂姆·莱文的测试:“默认真实”理论
在莱文的一次实验中,他把他的录像分成了两部分:录的分别是22个撒谎者和22个说真话的人。然后一些被测试者被要求看完这44个人的录像,辨认出说谎者。
实验结果显示,人们能辨认出说谎者的平均正确率是56%。
其他心理学家也做过类似的实验,他们的平均正确率是多少呢?54%。
几乎每个人在辨认说谎者方面都是糟糕的:警察、法官、心理学家,甚至在国外负责大型间谍网络的中情局官员。为什么会这样?
蒂姆·莱文的答案是被简称为TDT的“默认真实”理论
在正确识别说真话的学生方面,比随机猜测做得好;
在正确识别说谎的学生方面,做得比随机猜测差。
我们在看完了所有的录像后,就觉得“对,对,对”,这意味着我们正确地认识了大多数对说真话的人的采访,但却错误地认识了大多数对说谎者的采访。
我们会“默认真实”:我们常用的假设是,与我们打交道的人是诚实的。
要摆脱“默认真实”模式,就需要有莱文所说的“触发器”。
“触发器”和怀疑或者第一丝怀疑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只有当事件明确地变得和我们最初的假设相反时,我们才会走出“默认真实”模式。
我们不会像头脑清醒的科学家那样,在得出结论之前,慢慢地搜集证据来证明某件事的真伪。
我们的步骤恰恰相反,我们从相信开始,只有当怀疑和疑虑上升到无法被解释的程度时,我们才停止相信。
这一论点乍听起来像是社会科学家偏爱的那种无端细分的说法,但其实并不是。
它是一个能解释用其他理论很难解释的行为的精辟见解。
【02】社交成本
1)庞氏骗局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伯纳德·麦道夫在曼哈顿被称作“口红大厦”的办公大楼里工作,他是许多重大金融联合会的董事会董事,穿梭于汉普顿和棕榈滩有钱人的世界里。他举止傲慢,有一头飘逸的白发。
伯纳德·麦道夫(1938年4月29日-2021年4月14日),出生于纽约,美国金融界经纪、伯纳德·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创立者,曾任纳斯达克主席,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诈骗案制造者,案发前是纳斯达克OMX集团提名委员会的一名成员。
他以稳固的高投资回报率精心设计了一个巨大的“庞氏骗局”,直到2008年12月初露馅。
其间,复兴科技对麦道夫的投资持有怀疑态度,但他们最终什么也没有做。
复兴科技的投资组合经理纳特·西蒙斯觉得伯纳德·麦道夫管理的一只基金有问题,公司的高管之一亨利·劳弗同意纳特·西蒙斯的关于麦道夫会出事的看法,并补充称,复兴科技掌握了能说明麦道夫有问题的“特有证据”。
复兴科技的风险经理——负责确保基金投资安全的人——保罗·布罗德也对麦道夫声称正在使用的交易策略进行了周密、详细的分析,他最后总结道:“麦道夫的一切做法似乎都讲不通。”
随着三人调查的深入,他们的疑惑越来越深,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搞不懂他在做什么,不知道他是怎么赚到钱的,他们得到的任何证据都不能解释他所说的成交量。
5年后,麦道夫被查明为诈骗犯,是史上最大庞氏骗局的设计者。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也曾对麦道夫的投资有所怀疑,他们也依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一位名叫彼得·拉莫尔的调查人员认为麦道夫的直觉是可疑的、古怪的,觉得事情不像麦道夫说的那么简单……但却没有更一步的动作。
罗伯特·索拉佐也怀疑麦道夫,但其疑虑还不够多。正如证交会在对麦道夫案的调查总结中写的:“索拉佐没能认识到,麦道夫所谓的凭‘直觉’交易是‘必然的……荒谬’。
证交会“默认了真实”,麦道夫的欺诈行为得以继续。无数与麦道夫打过交道的人都认为麦道夫肯定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但每个人都“默认了真实”。
2)哈里·马科波洛斯
他是谁?
他是一名独立的诈骗案调查员,他是华尔街公认的数据专家和股市分析高手。
当他分析一个投资机会或一家公司时,他更喜欢不与任何一位负责人面对面接触——他不想犯张伯伦那样的错在众多怀疑麦道夫的人中,只有哈里·马科波洛斯没有“默认真实”,只有他看到的是真实的陌生人。
他干了什么?
2000年5月起,他们的团队就尽了最大的努力,多次向证交会发出过可信的警告,让证交会调查并阻止麦道夫的庞氏骗局。
他们向证交会提供了足够多的预警信号和数据证明,如果能阻止麦道夫的诈骗活动,诈骗金额可以控制在70亿美元以下。
2005年、2007年和2008年他们又多次举报麦道夫,但每次举报都没有任何进展。
他为什么没有“默认真实”?
他观察他们公开露面时的远程讲话,审查他们的财务报表,然后用简单的数学方法来分析这些信息……不想让自己因为某个人热情地招呼而对他产生好的看法,因为那只会对我的个案分析结果产生负面影响。
马科波洛斯回忆道:“我每年都会进行大量的衍生品交易,因此与从事衍生品交易的大型投资银行有很多联系。”
于是他打电话给交易柜台上认识的人:“你们和麦道夫进行过交易吗?”他们都说没有。如果你做衍生品买卖,想要达到麦道夫的规模,你就必须通过最大的5家银行进行交易。如果连最大的5家银行都不知道你在做衍生品交易,看不到你的交易记录,那么你的行为必然是一个庞氏骗局。
想要理解庞氏骗局的发生,先来了解一个词:圣愚
在俄罗斯,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有位“圣愚”看着一尊非常有名的圣母马利亚的圣像,宣称它是魔鬼的作品。这在现场的人们看来,是一种无耻的、异端的主张。但随后有人朝雕像扔了一块石头,雕像表面裂开,露出了魔鬼撒旦的脸。
“圣愚”是看起来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古怪,让人见了就想绕着走,甚至有些疯疯癫癫。然而,他们却懂得真理。
“圣愚”能讲出真理是“因为”他们是置身于社会之外的人。
那些不属于任何现有社会阶层的人可以口无遮拦地说出常人不便说出的真相,或质疑常人想当然的事情。
每种文化都有它自己版本的“圣愚”。如出现在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的著名童话《皇帝的新装》中的小男孩。
在现实生活中,谎言很少见,只有一小部分人会说谎,这就是尽管我们在发现谎言方面表现如此糟糕但并无大碍的原因。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默认真实”是合乎逻辑的。
在进化的过程中,人类之所以从未进化出一项能精准识别正在发生的欺骗行为的技能,是因为花大量时间去仔细检查别人的言行并不会有多少好处,假设陌生人是诚实的反而会对人类有利。
人们需要对“默认真实”和“被欺骗”的利弊进行权衡。
偶尔被骗并不会阻止人类基因的遗传,也不会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我们宁愿做偶尔比较容易被欺骗的人,换来的是人与人之间有效的沟通和协作。相比之下,这么做的好处是巨大的,而代价是微不足道的。
当然,我们偶尔会被欺骗,但这只是处世的成本。
虽然无情,但拒绝这种策略的代价会高很多:如果华尔街的每个人都像哈里·马科波洛斯那样谨小慎微,华尔街就不会有欺诈行为——但会到处都是怀疑和不信任,这样也就不会有华尔街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