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专栏文章,看到一条评论,“分享比备份更重要”,结合老师们一直强调的要去分享,不要做小透明,分享一下自己的几点感悟。
第一,勇气,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回顾自己的成长之路,不管是学生时代,还是职业时代,一直都是一个小透明,一直都是自己默默的琢磨学习,不敢去分享,怕自己说的不好,而被他人笑话。
通过去年一年的学习,更新了自己的认知,也知道越分享,越收获,越幸运。
看着伙伴们都越来越优秀,对于成长的热烈渴望,自己也暗自下决心,要克服自己心里一直的恐惧,也要开始做分享。
年前参加一位老师的直播答疑,老师讲完后,安排了了两个连麦名额,可以把自己的学习困惑,遇到的难题分享出来,老师给答疑解惑。
可能是基于自己太想改变了现状,太想成长自己了,在老师开通连麦后,我第一时间进行了连麦分享。
我遇到的困惑是:在阅读是我如何才能做到专注,往往没有读完一本书,又会开启新的一本书?如何才能做好读书笔记?
当我说完后,评论区有很多小伙伴,都说是好问题,都有相似的困惑,感谢我提出一个好问题。
我从来没有感觉到这种被鼓励的感受,越来说出自己的想法,带来的不是被笑话而是被鼓励、赞美。
有时候一些事情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自己的一些臆断想法并不一定是对的,这也开启了我分享之路。
第二,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放能立于不败之地。
提前准备,也就是凡事都要有提前思维,只有这样你才会遇事不乱,才会稳定向前推进。
比如直播分享。
在初期分享之前最好是写好逐字分享稿,及时在分享的过程中由于紧张忘记了要点也可以赶紧看一下,不至于卡壳。
后期随着自己能力不断的提升可以只把分享的大框架搭建好。剩余的可以自己在分享的过程中即兴发挥。
关于提前准备这件事,让我想起一个故事:
阿蒙森团队在1911年12月15日,成为第一个到达了南极并插上挪威国旗的团队。
在与斯科特团队竞争的过程中,他们为什么可以率先到达,并成功返回,并和预计的时间一天不差?
第一,斯科特团队用的是矮种马来拉雪橇,而阿蒙森团队用的是爱斯基摩犬。阿蒙森团队足足准备了97条爱斯基摩犬,阿蒙森认为只有爱斯基摩犬才是南极冰天雪地中的最佳选择。
相比而言,马更强壮,开始的时候走的更快,但马不够耐寒,走到半路都冻死了,最后只能靠人力来拉雪橇;爱斯基摩犬虽然走的慢,但能在很冷的条件下生存,从而保证了行进速度。
第二,阿蒙森为了极地探险,他曾经和爱斯基摩人生活了一年多时间,就为了跟他们学习如何在冰天雪地里生活、求生等。
第三,阿蒙森的计划非常周详,连午餐也作了特别的安排。他使用了一种新设计的保温瓶,在每天启程前早餐时,便把热饭菜装在保温瓶里。这样午餐可以在任何时间吃,既节约燃料,又省时间。
而由于需要扎营生火,斯科特团队吃顿午餐要多花1个小时。阿蒙森的队员时常坐在雪橇上,一边欣赏极地的奇异风光,一边嚼着暖瓶里的热饭,而且还有休假:星期天哪怕再适于行路,阿蒙森也不改变习惯。
可见,提前准备有多么的重要,有时候甚至会挽留自己的生命。
所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越分享,越收获,越幸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