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的思维方式是怎么样的
对于一家企业,通常会关注特别好的地方,特别差的地方,以及必须关注的地方。这其实对应于人的思维方式:简化出重点,并且记住基本特征。
二、对于写报告有什么启发
如果把要点分成两类,那就离自动化写报告不远了:
一类是必须关注的地方,这类要点,不论其是好是坏,都要说。
另一类是出现偏离平均水平时才需要说的。
对于“说”的详尽程度,可能几个指标才能度量一个要点,而每个指标的值都有定性的描述。
因此,对于是否叙述以及叙述的方式,就有了以下几种情况:
也就是说,对于每项指标,至少有10种叙述方式。所谓“至少”,是指标展开定性或定量讲可能不止两种情况。比如,一个要点有三个指标,那对于是否进行定量描述,就有定性、定量、定性+定量这三种方式。
对于某个要点展开说的程度,暂且称之为“要点深度”吧。
三、如何确定“要点深度”
对于要点深度的需求,一方面来自人脑是否需要基本特征,另一方面来自是否为重点。
有一种情况是,要点深度不依赖于要点下属的指标值。比如,写城投,其所在地的GDP、一般预算、基金收入、地方政府债务是必须达到量化的水平的。如果写成程序的话,这个要点的深度,不受下属的指标的值的影响。
另一种情况是,当指标值满足不同条件时,会对指标进行定量或定性描述。如果对深度要求特别低,则只须定性描述其父项(即要点)即可。但是,指标值满足的条件需要仔细地进行研究与设定。
四、写报告的程序化图景大致如何
-
要点:这类节点可以作为根节点,也可以不是根节点,只能有定性描述。该定性描述来自且只能来自其下的要点或指标的定性或定量值及固定的映射关系
-
指标:这类节点不可以作为根节点,而且其下不能再有节点。指标必须有定性描述,但是也可以有定量的描述
-
一个指标可以有多个父节点,一个要点也可以有多个父节点,但是每个指标或要点至少都有一个父节点;整个树只能有一个根节点(即信用评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