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去嘉兴参加米勒的家庭治疗工作坊,老公在家里照顾9周岁的女儿。因为老公在外地工作,不常和女儿单独相处,走之前我各种交待,女儿的学习、娱乐和生活各种安排。
面对这次小别离,我一边担忧一边窃喜。担忧的是对老公有点不放心,因为他不熟悉女儿的作息等各项事宜;窃喜的是终于可以全身而退两日让他们父女单独相处了。
两天一夜一眨眼就过去了,昨天到家后我让女儿分享下和爸爸在一起都发生些什么了。她说,两天早餐不开心,第一天爸爸让她自己泡奶粉吃蛋卷,这是零食哪里是早餐啊。第二天爸爸快中午才起来把剩饭煮煮让她吃,她早就饿了。听到这里,实话说我心里也不开心,想想自己悉心照顾女儿每一天,可是爸爸就这么随意打发两顿早餐。
女儿不满意的表达,和我听到后的不满意在脑子里转了转,之后突然我转念了。不能急着去否认爸爸,我的悉心照顾是对孩子的爱,他的粗枝大叶对孩子也有好处,这会训练孩子的失望肌肉,并且会激发孩子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自我满足。想到这里,我的心情刹那间阴转晴了。
从小别离里看到B面故事正当我准备继续跟女儿沟通时,女儿主动开口了。她说,妈妈,这两天跟爸爸在一起也特别兴奋,也很幸福。我问她原因。她说,第一嘛爸爸昨晚多给了我好多时间让我和好好一起玩,我们玩儿很痛快。第二嘛,爸爸给我尝试喝了咖啡,味道真好啊,虽然晚上我睡不着,但是太有意思了,好兴奋啊。哈哈哈!说着说着她自己笑起来。这时我被女儿感染了,也笑了。
这两年我一直在学习后现代心理学叙事疗法,女儿一前一后的表达,让我顿悟,其实每个人的心里对自己经历的一切都有至少两个版本的认知。这正如叙事疗法里的主线故事(问题故事或者A面故事)和支线故事(积极故事或者B面故事)两个版本。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做好倾听,不加评判,带着未知者的态度,对话者都极有可能从不停地说A面故事,说着说着说着就冒出了B面故事了。在我们倾听的过程中,谈话者在宣泄,在整理,同时也在自我整合。治愈就这样悄然发生了。
万万没想到,跟女儿的谈话居然让我悟出了育儿学的新意义,更让我体会了叙事疗法的精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