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香味画在纸上
文/赵元波
北宋时期,朝廷以考试的方式来招录优秀的画家。
这一年,主考官的考题是一句诗:踏花归去马蹄香,让画家把这句诗的内容表现出来。
画家们绞尽脑汁,有的在“踏花”上下功夫,画了许许多多的花瓣儿,一个人骑着马在花瓣儿上行走;有的在“马”字上下功夫,画面上的主体是一位跃马扬鞭的少年,在黄昏中疾速归来;有的画家在“蹄”字上下功夫,在画面上画了一只大大的马蹄子,特别醒目。
只有一位画家独具匠心,他的着重点在诗句末尾的“香”字上,就是要把花的香味儿画在纸张上。“香”字则是一个抽象的事物,用鼻子闻得到,眼睛却看不见,而绘画是用眼睛看的,要把鼻子闻的味道转化成眼睛看的见事物,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画家呢,在纸上是这样画的:一个夏日的黄昏,一个游玩了一天的官人骑着马回归乡里,马儿疾驰,马蹄高举,几只蝴蝶追逐着马蹄蹁跹飞舞……
考卷交上来以后,主考官一幅一幅地审看。看了一张不满意,放在一边;又看了一张还是不满意,又放在了一边……等到看见蝴蝶追逐马蹄蹁跹起舞这一幅时,他眼睛一亮,这幅画构思不一般呀。于是,这幅画从一众画作中脱颖而出,力拔头筹。
为什么这幅画得到了主考官的青睐呢?原因很简单,画家通过一只只追逐马蹄的蝴蝶,把“香”味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蝴蝶追逐马蹄,使人立刻联想到马蹄踏花泛起一股香味,才引来蝴蝶将其误作花,如此构思自然别具一格,不落窠臼,当属上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