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吱读书:
“我从小就想写小说,最后在将近四十岁时,终于开始写作——我做这件事,纯粹是因为,这是我爱的事业。
是我要做,不是我必须做——这是一种本质的区别。
我个人以为,做爱做的事才是‘“有”,做自己也不知为什么要做的事则是“无”。
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人在年轻时,心气总是很高的,最后总要向现实投降。
我刚刚过了四十四岁生日,在这个年龄上给自己做结论似乎还为时过早。
但我总觉得,我这一生绝不会向虚无投降。我会一直战斗到死。”
这是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里论有与无片尾的一段话,被这段话感动。
因为我也是从现在三十一岁才开始决定写作,一样纯粹是因为,这是我爱的事业,可能不能叫做事业,现在还只算得上是兴趣。
而当我在开始之时,我有幸能读到王小波的书,而且选了一本他临晚期的书籍,里面汇总了他将近一生的思想。
读到这里时,我准备午休,在午休的时候,突然萌生了想要见见作者的想法,心里想:如果能见见作者或者和今后能与作者讨论心得,这会是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然后猛然发现,他已经去世了,是去世而不是还有机会还能见到的的可能。
不禁在心中产生一种莫名的可惜,甚至第一次感叹:如果能活过来就好了。
这可能是第一次这种期待与自己生活毫无交集的人能活过来的样子。
可能就是这些文字里的真实不做作打动了我,深深的植入大脑里,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我的思想轨迹。
这些与文字有关的日子。
吱吱语语,我是吱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