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坑还有个特别形象的名字叫“萝卜坑”。为什么说它形象呢?因为小坑这个队还处于双泉东边,紧邻村部。这个队的地势相对较低,四周都是高山,小坑的地形就像个萝卜坑一样,凹了进去。估计在飞机上看更明显,所以才得了这么个很形象的小名。
小坑队里面有一个大水塘,这个水塘四四方方的,常年水流不断,水面清澈,水质良好,可见塘底水草招摇漫溯,塘中鱼虾漫游。因为水塘的水中既有泉水,也有下雨天累积的山水。“问塘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为村里庄稼的灌溉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水资源。

队里人家也不多,大多数都姓晏,估计是晏子的重子重孙了。另有一家姓高的,据说吃食堂的时候从很遥远的地方搬过来。还有一户姓颜,这个姓很少见,我的启蒙老师颜老师就来自他们家。
小坑队主要以种稻子为生,为数不多的几家房子的旁边都是稻田,他们一年种两季水稻:早稻和晚稻。所以他们也不缺粮。勤劳的人家还利用空闲的时间,把周边的山地开发出来种上红薯。红薯可以煮来吃蒸来吃烧来吃。灶灰烧熟的红薯,清香扑鼻,余味无穷,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零食了。红薯藤则可以用来喂猪,这是上好的饲料。
最有意思的水塘养满的鱼。当大人小孩们在水边玩耍洗衣服洗东西的时候,常常可以看见水塘里的鱼儿游来游去,大的小的,花的黑的各种颜色,有淘气的孩子们去钓虾,也有老人们去钓鱼,队里是不管的。
等到每年的秋冬季节,大家农活都干完了,清闲了,就把鱼塘里的水全部放干,年轻力壮的劳力们开始撒下大网捕捉成群的鱼儿。这些鱼条条长得膘肥体壮,有的两三斤,大的四五斤。然后队长按人头把捕获的大鱼分到各家各户。来年春天再放下鱼苗,秋冬再次收获大鱼。周而复始不停地循环。

小坑队的人们就这样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守望相助,和谐共处,宁静温馨。过着祥和幸福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