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静销力:产品静静地放在那里,用户就忍不住买的4种方法
什么是静销力?
靠产品本身的名称、包装、卖点等,就能产生的销售力量,就是“静销力”。
四种提高静销力的方法:
1、产品色彩,比如可口可乐红所代表的快乐,百事可乐蓝所代表的酷,苹果白所代表的简约。
2、产品卖点,飘柔的卖点是柔顺,海飞丝的卖点是去屑,伊卡璐的卖点是纯天然;娃哈哈的卖点是“15种营养,一步到位”;农夫山泉的卖点是“有点甜”。一定要突出一个卖点,并且契合消费者最主要的需求,把商品从可买可不买,变为必买品。
3、产品名称,产品名称是最重要的广告位,能在名称中包含卖点,是最好的。
4、产品情感,比如味全每日C包装上的 “加班辛苦了 ,你要喝果汁”、“朝五晚九,你要喝果汁”;士力架包装上的“饿晕啦”,“饿跪啦”等等。
037|内容电商:你还在比价平台上卖情怀吗?
什么叫“主动消费”,什么叫“被动消费”?
我家杯子摔碎了,于是我主动上淘宝搜索“杯子”,然后在杯子的海洋中,挑选一款功能、款式、价格最合适的下单,这叫“主动消费”。 主动消费者,有明确购物需求,关键词是“买”(buying),找到“合算”的,买了就走。主动消费者,被价格和参数驱动。
我今天逛街,路过一家艺术品店,忍不住进去看。艺术家本人给我讲解每一款杯子的寓意,来历,和特殊的工艺,我忍不住买了一只。这就是“被动消费”。被动消费者,无明确消费目标,关键词是“逛”(shopping),碰上“喜欢”的,动心就买。被动消费者,被情感驱动。
什么是内容电商?
内容电商,让用户因为“逛”而“买”,而不是为了“买”而“逛”。
人们在平台电商上的“买”是“主动消费”,被价格和参数驱动;人们在内容电商上的“逛”是“被动消费”,受情感驱动,特别适合销售单价高、非刚需、有文化属性、情感附加值的产品。
038|团购客:你的团购活动,可能恰恰赶走了好客户
什么叫“团购客”?
很多顾客只在打折时购买商品,只在店庆、双十一时消费,只在有团购活动时进店。这部分顾客,就叫做“团购客”。
对商家来说,牺牲了引流品的利润后,“团购客”却完全不消费利润品,无助于客单价和复购率。所以站在商家的角度看,在做团购活动时,如何通过巧妙的设计,吸引到“回头客”,过滤掉“团购客”,是个重要的课题。
具体怎么做?
1、不要团购套餐。
不要设置团购完整的套餐。不完整的套餐,让回头客有理由036|静销力:产品静静地放在那里,用户就忍不住买的4种方法
什么是静销力?
靠产品本身的名称、包装、卖点等,就能产生的销售力量,就是“静销力”。
四种提高静销力的方法:
1、产品色彩,比如可口可乐红所代表的快乐,百事可乐蓝所代表的酷,苹果白所代表的简约。
2、产品卖点,飘柔的卖点是柔顺,海飞丝的卖点是去屑,伊卡璐的卖点是纯天然;娃哈哈的卖点是“15种营养,一步到位”;农夫山泉的卖点是“有点甜”。一定要突出一个卖点,并且契合消费者最主要的需求,把商品从可买可不买,变为必买品。
3、产品名称,产品名称是最重要的广告位,能在名称中包含卖点,是最好的。
4、产品情感,比如味全每日C包装上的 “加班辛苦了 ,你要喝果汁”、“朝五晚九,你要喝果汁”;士力架包装上的“饿晕啦”,“饿跪啦”等等。
037|内容电商:你还在比价平台上卖情怀吗?
什么叫“主动消费”,什么叫“被动消费”?
我家杯子摔碎了,于是我主动上淘宝搜索“杯子”,然后在杯子的海洋中,挑选一款功能、款式、价格最合适的下单,这叫“主动消费”。 主动消费者,有明确购物需求,关键词是“买”(buying),找到“合算”的,买了就走。主动消费者,被价格和参数驱动。
我今天逛街,路过一家艺术品店,忍不住进去看。艺术家本人给我讲解每一款杯子的寓意,来历,和特殊的工艺,我忍不住买了一只。这就是“被动消费”。被动消费者,无明确消费目标,关键词是“逛”(shopping),碰上“喜欢”的,动心就买。被动消费者,被情感驱动。
什么是内容电商?
内容电商,让用户因为“逛”而“买”,而不是为了“买”而“逛”。
人们在平台电商上的“买”是“主动消费”,被价格和参数驱动;人们在内容电商上的“逛”是“被动消费”,受情感驱动,特别适合销售单价高、非刚需、有文化属性、情感附加值的产品。
038|团购客:你的团购活动,可能恰恰赶走了好客户
什么叫“团购客”?
很多顾客只在打折时购买商品,只在店庆、双十一时消费,只在有团购活动时进店。这部分顾客,就叫做“团购客”。
对商家来说,牺牲了引流品的利润后,“团购客”却完全不消费利润品,无助于客单价和复购率。所以站在商家的角度看,在做团购活动时,如何通过巧妙的设计,吸引到“回头客”,过滤掉“团购客”,是个重要的课题。
具体怎么做?
1、不要团购套餐。
不要设置团购完整的套餐。不完整的套餐,让回头客有理由更多消费,同时滤掉不愿多花钱的“团购客”。
2、不要团购招牌菜。
不团购招牌菜,那团购什么呢?可以团购利润很高的单品,比如三文鱼、鱼子酱、红酒、进口冰淇淋等等。这些单品可以吸引消费能力高的客户,同时,把有限的招牌菜留给非团购顾客。
3、开设“团购客”专场。
可以通过专场活动,服务于团购客。他们虽然无法提供更高“客单价”和更多“复购率”,但是也许可以提供“口碑宣传”。
039|抓住红利:错过了微博,错过了微信,下面不能再错过什么?
微信文章的打开率越来越低,并不是个别现象。有数据显示,今天微信文章的平均打开率大约只有5%。一个10万粉丝的微信公号发篇文章,9.5万人根本不看。为什么?因为你过去关注2~3个微信公号,现在关注20~30个,注意力被稀释了。微信公号的生态,已经从红利期,走过淘汰期,进入成熟期。
新的工具出现,带来“红利期”;
大家蜂拥而至,带来“淘汰期”;
竞争重归稳定,带来“成熟期”。
什么叫抓住红利?
抓住红利,就是能在红利期最先踏上趋势,在淘汰期最能一路狂奔,在成熟期最具综合实力。优势,打不过趋势。追随用户,抓住红利,是高速变化时代的企业必修课。
那微博、微信之后的红利在哪里呢?
可以试试短视频、直播电商、网红经济,和IP合作。
总结来说,渠道,就是一切与用户的触点。在不断挖掘渠道的本质、理解了渠道漏斗公式之后,你会发现,不管在线上还是线下,所有的零售招式,其实都是在不断地提高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和复购率的效率。
笔记来源:
刘润 · 5分钟商学院 · 实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