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狗粮”到底卖的是什么?
在物质匮乏时代,人们别无选择,这时需求才有价值,是市场的主导力量。比如食盐是专营的,盐业公司不管生产什么样的盐,我们都得买,因为食盐是刚需。
在如今物质极度丰富时代,需求可以被无限满足,需求失去市场的力量。这时,决定需求(购买)的是兴趣。
那么,卖狗粮到底卖的是什么?
网上那么多卖狗粮的,为什么一定要买你家的?
如果顾客只是想给小狗买点吃的,这个需求非常容易满足。而你需要做是,深度挖掘顾客的真正“兴趣”在哪里。
你首先需要足够的专业知识:大概知道有多少种类的狗?中国人养的最多的是哪几种?什么狗喜欢吃什么,不能吃什么?怎么吃,可不可以给小狗狗做个饭桌,像人类一样有模有样的?是不是可以开发一个种给小狗喝的饮料,红酒什么的?
针对不同品种的小狗,给出不同的生活场景和方式。当你足够用心,把顾客尊贵的小狗的生活方式描绘的足够生动细致,说不定顾客就被哪一点打动了。
所以,你卖的不是“狗粮”,而是狗也能像人一样的“生活方式”。
当你的脚跨进手机店的时候,你买手机的“需求”就在消失,不再成为你购买手机的第一导向,而“兴趣”成为你购买决策的主导。
也许你最终买下一部手机,只是因为喜欢这个手机的“土豪金”颜色好看而已。
卖产品卖的不是产品本身的“需求”,而是人们寄托在产品上的“兴趣”,或者说“期望”。
【这和泽宇老师讲的,卖产品就是卖未来,是一个道理。】
懂一点“哲学”,才会做“营销”
做市场,需要懂得研究客户,兴趣也要区别个体兴趣和群体兴趣。
个体兴趣对应的是用户,是一个一个的人。
个体兴趣的共性化,就是群体兴趣,即共性。
共性群体对应的才是市场,是一批一批的人。
比如,所以男人都有一个共性(共同兴趣),就是喜欢美女。共性也可以按不同兴趣纬度做区分,比如五六十年代人们喜欢旗袍美女,七八十年代人们喜欢日本美女,九十年代人们喜欢韩国美女,后来大家都喜欢南美女性。
需求不需要迭代,兴趣可以无限迭代。
比如吃饭,吃饱是需求,很容易满足。吃好是兴趣,怎样是吃好可能因人而异,而且随时代的变迁而升级迭代。
营销第一哲学是,美学。人都喜欢漂亮美好都事物,顾客喜欢,才会购买。
二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推荐三本书,《乌合之众》、《影响力》、《引爆点》。
“引爆点“讲的是如何从”话题“到引爆流行。没看”引爆点“之前,你会觉得做爆款是偶然事件,看了之后你就知道做爆款是必然事件。
三懂传播学。传统懂“坐商(坐等上门的生意)”已经灭绝,只有主动去找客户。
要会把专业知识”冷知识“化。就是把教育大家一些,自己以为知道其实不知道的”冷知识“,让人感觉震撼,从而形成购买欲望。比如,微博上一个名字是”农业博士“的人发文说,芦荟释放出来的气体不合适人类呼吸,最好不要摆放在家里,然后也推荐了一些适合放在家里的盆栽植物。我们都只是知道家里放植物空气比较好,但是第一次听说这个都会感觉震惊,很容易就听从他的建议去购买别的植物。
【农业博士的做法,让我想到波力老师讲的高价值输出,打造个人品牌。】
最赚钱的方法是,做好PPT ?
经济生活中,有四种商业模式:
第一种,店老板模式,早上开店,晚上数钱;
第二种,库存模式,全年开店,年底算账,盘点库存;
第三种,上市模式,赚不赚亏不亏不重要,上市很重要,比如京东从一开始就一直在亏,一上市就估值四五百个亿;
第四种,平台模式,我赚不赚钱不重要,你们赚钱很重要,阿里巴巴就是打造平台,让大家赚钱的时候自己也赚了。
那么,阿里巴巴到纳斯达克上市,卖给投资人的是什么呢?是所有阿里巴巴平台店铺的 PPT。
每一个在天猫开店的商家,卖的不是商品,卖的是 PPT,是视觉。视觉不对,就很难赚钱。
人们对商品的感知,视觉占70%,其余是触觉、听觉、味觉等等。
特别是在互联网上,商品感知几乎都在视觉感知上。视觉出问题,会导致商品全部出问题。
淘宝、天猫店铺的装修,就是做视觉。比如男装品牌“花笙记”的店铺整个就是水墨风格,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感,化妆品老店“百雀羚”的店铺里面一个古典的药柜,传达的意思很明确,就是中草本配方。都很有吸引力,引人驻足停留。
在网络上,让你下单的不是商品,是 PPT。
为什么做互联网产品,需要“主编思维”?
网络上没有消费者,只有读者。我们需要从读者里面抓取到消费者。你的文字驾驭能力要做到,可以让一个个的购买者自动现身。如果做不到,那就要去请一个主编,请一个懂读者的人。
作为互联网产品公司的老板,要把自己定义成主编,而不是董事长。
正确的主编思维需要有,文字驾驭能力,图片结构能力,产品表现能力。需要通过对文字图片产品的把握,让消费者从读者中自动跳出来。人们首先是对话题和内容感兴趣,然后慢慢积累沉淀,最后才会去关注产品本身。
十年前,在杂志非常流行的时候,每一个主编都是营销大师。每一本杂志上,每一个封面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卖杂志卖的就是封面上的那个人,那句话。如果那句话不产生作用,那这本杂志基本就废了。
我们去买杂志,可能只是被封面上的一句话所打动,或者只是为了多看一眼封面上的那个小女孩而已。
主编需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比如今年什么时候,什么季节或者这一周流行什么?今天的头条是什么?选什么图片最好?哪一句话放在什么位置最好?
做杂志,选对一个人做封面才能卖得好。
“宣传页”的正确打开姿势是怎样的 ?
内容是表现产品最重要的根本,内容才是王道。这里讲的是产品宣传页,或者产品主页,还有店铺首页。
宣传页内容怎么做?
三流主编做产品,二流主编做需求,一流主编做兴趣。
比如,房地产公司的宣传单,其实不需要密密麻麻的在上面写楼层结构、设计方案等等。而是构建读者兴趣,包括区域地段,风水方位,品牌定位等等。引起兴趣,人们才会多看一眼,或者保留起来进一步了解。
天猫店的首页装修,也是这样的一张宣传页。
来自瑞典数据专家的研究发现,一个用户在一个页面停留不超过4秒的话,这个页面就死了,必须重新装修。
用户用1秒打开页面,1~4秒是认知阶段,4~8秒是兴趣感知,8~12秒购买阶段。
如何用4秒时间留住顾客?
打造“兴趣链”。
图片好看——视觉兴趣;
有共鸣的几个字或一句话——文化兴趣;
价格信息——价格兴趣;
客服——服务兴趣;
赠品,加购——促销信息;
包邮,发货速度——时效信息;
包退包换——售后服务;
……
通过“兴趣链”一步步拉住顾客,欲罢不能。
【这让我想到泽宇课程里面讲到的,打造高价值展示面的内容。我看到的视频中,杜老师是在2016年讲的“主编思维”,2017年比较火的“产品思维”的核心观点和杜老师是一样的。】
传统企业最应该担心的不是市场,而是新思维
中国有13亿人口的大市场,市场完全不是问题,只要你的做出来,什么东西都能消化掉。
(杜老师的原话是,随便一坨狗屎放那都有市场。虽然有点夸张,结合整个营销理念,就是这个道理。)
产品是什么不重要,如何表现产品才重要。
市场在哪里不重要,如何表达内容很重要。
买手机有几十几百个品牌,买衣服有几千上万种选择,人们凭什么要买你家的?
决定因素不在你的商品有多牛,而取决于你的内容和视觉表现得有多完美。
现在是一个碎片化信息分享的时代,而不是商品分享的时代。人们想拥有一件商品,买的只是一个概念,有时候甚至并不是因为特别需要这个商品本身,而只是为了表达一些信息而已。
比如,苹果手表刚出来的时候,很多人就很狂热跟风,马上就买一个带在手上。他们也许并不需要这样一个手表,只是为了说明一下“我也有这个新东西”而已。
当然,苹果公司在营销上,在描绘未来场景方面也是登峰造极的。
有人说,苹果表出来后,卖手串的应该着急了。
随着科技进步,产品迭代速度加快,可能随便一个什么人做出来一个什么产品就把你秒杀了。而对传统企业进行绞杀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传统思维里的固守神经。
笔记:Bingle冰歌
来源:
网络营销奇才杜子建干货分享:4秒留住顾客
杜子建,华艺传媒公司创始人
声明:
笔记中包含有我个人演绎的内容,如有出入,纯属我个人理解有偏差,与杜子建老师无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