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分享,彼此点亮】
心理学家把这种心态叫作“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它指的是这样的信念:你自己能够给生活带去积极的转变。
自我效能是自信具备解决特定问题或达到特定目标的技术和能力。
有强烈的动机但未能贯彻行动,以及成功把动机转化成持之以恒的有效行动,两者最关键的区别就在于自我效能。有了强烈的自我效能,你更有可能采取有助于你达成目标的行动,哪怕这些行动很困难甚至痛苦。你还能更长时间地投入在疑难问题的解决里,不轻易放弃。但如果自我效能感低,那么不管你动机有多么强,都不大可能采取积极的行动,因为你对自己改变生活的能力缺乏信心。
【分享理由】
这几句话,比较充分地阐述了“自我效能”这个概念。
我的理解就是,自我效能能够帮助我们在有挑战性的事情上坚持下来。让我们觉得自己能够克服困难,从而不畏困难,做出更多有效行动。而不是望中兴叹,守株待兔。
我想,有时候读书也是提高“自我效能”的方,他能够让人们知道更多的应对复杂世界的方式和方法,能够他人们知道,自己将会遇到什么,然而明白这些遭遇都很正常,而且自己也知道该怎么应对。当我们有了这些想法,就会减少一些犹豫不决和盲目的焦虑,而是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直接付诸有效行动。
【阅读积分】
文字接收能力:+1
文字理解能力:+1
文字表达能力:+1
自律性:+1
共享意识:+1朋友圈分享+1
知识丰富度:get到自我效能的概念以及意义。+1
合计:7分。
分享人:戴世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