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有食

作者: 紫烟z | 来源:发表于2017-10-16 15:56 被阅读0次

    ——谨以此文献给辛勤养育我的父母和大地

    “人世间千般情感皆有温度,万种食材亦有性格。”喜欢这句话,但不知出处是哪了。今天是世界粮食日,想到粮食就会想到很多关于粮食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的温暖,也有的心酸,有的感恩,也有的难受。

    我出生那年,父亲说条件更好了,什么都有了,于是给我取名“有华”,我真是不喜欢这个名字,一直想改掉这个名字,我私下里抗议:“什么都有了,不觉得呀”,母亲很宠爱我,她给我讲了三个姐姐的故事,在我出生之前,姐姐们是分饭吃的,怎么个分法呢?每餐一人只能吃一碗饭,那时还少油水,姐姐们在生产队还要像男生一样干活,一碗饭哪吃得饱。母亲说那时给三个姐姐分饭,碗一样大,盛的饭一样多,好强的二姐总是拿着三个碗掂量一下,哪碗饭多一点,她就端哪碗,而大姐就更淡定,每次都是等两个妹妹挑完了,她再端碗。我没有被饿过,所以我不能体会有饭吃就是多么幸福,也无法理解父亲仅仅是因为不少粮食不挨饿了,就觉得什么都有了。

    父母一边疼爱着我,一边说我命好,他们表达喜欢的方式,无非就是给我开小灶,那时我们家人口多,有爷爷奶奶,有姐姐姐夫,有三个侄子,妈妈掌着家里的锅铲真不容易啊,父亲总是说要看菜下饭,不能一个人吃那么多菜,母亲知道我不吃辣,就给我单炒鸡蛋,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母亲放大了对我的爱,这个开小灶的习惯竟被带到了外婆家,每次去外婆家,外婆就要格外用小碗给我炒点瘦肉啊、豆腐啊什么的。放在今天这些都不足为奇,可是在那个年代,不是每一顿都有肉吃的。也许在我小的时候,我并没有很深刻地体会到这种爱,直到成年了,才想起在亲人的心里,我是如此重要,就会觉得靠着这些温暖,可以对抗世态炎凉。

    民以食为天,可食从哪里来?我看过农民种田的辛苦,看过他们在烈日下弯腰低头劳作,看到他们汗湿夹背,看到他们因收成不好而懊恼,因丰收而喜悦。粮食生产的背后还有科学家们的辛苦付出,有加工粮食的各个工序,所以在父母的教导下,我从来不会浪费粮食,因为浪费粮食是要遭雷打的,话有些毒,可是由此学会了敬畏。在那些物质并不富足的日子里,有些食物的味道却一直铭刻在心里,母亲的葱煎蛋、小炒炮火腊肉、鱼几炒辣椒以及过年亲手制作的兰花根、代壳酥、仁生米糖等年果子,现在想起,那是无可取代的美味呀。

    父亲那一代对土地是很爱惜的,即便是物质丰盛的时候,他也不舍得荒废田地,记得父亲去世的前几年,患上了冠心病,我们总是劝他多休息,不要劳作,可他只要身体好一点,就要去地里干活,有一次,父亲种的菠菜绿油油地一片,长势喜人,父亲看了很是高兴,于是他不顾母亲的劝阻,硬是扯了菠菜洗得干干净净地,挑了一担去街上卖,说是卖,其实就是半卖半送,父亲也许就是为了体验这种劳作丰收的喜悦罢,可因为沾了凉水,父亲又老毛病发作住院了,母亲数落他不值得这样做,可是父亲却没有改变过,直到去世的头一年,家里都是吃他种的蔬菜。看到那些荒废田地,整日打麻将的人,父亲就很气愤。原来我是不懂父亲的,不懂是因为内心没有深深地热爱过,直到现在,我才理解了父亲对于土地的热爱和对粮食的珍惜。我家70多岁的公公也和父亲一样热爱土地热爱劳作,虽然有一份退休工资,仍然把别人不种的几分田精心耕耘,不与人道长短,安安静静地春耕秋收,这也是一份修为啊,我不由得产生了一份敬意。

    现在是一个物质丰盛的时代,不要说饥饿的体验,而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各处餐饮业兴盛,我们小小的萍乡,都是各家酒店餐厅人头济济,人们吃腻了大酒店的口味,又跑到乡下农庄去吃。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我们还要谈论节约粮食吗?在我写这篇小文时,我查了一下资料,目前全世界还有8亿人还在与饥饿作斗争,例如,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每四人中就有一人长期吃不饱。在马拉维,5岁儿童中有一半体重严重不达标。也门地区问题尤为突出。政策与经济形势的动荡以及暴力冲突使也门成为全球食品安全问题最严重的国家。在人口最多的亚洲,有5.26亿人没有足够的食物。“省下一颗粮食,也许可以救活一个人的生命!”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感恩我们伟大的祖国,没有让我们挨饿受冻,但要居安思危,爱护环境、节约粮食。这个世界上还有贫穷与饥饿,我们就不能麻木。

    注:粮食是指烹饪食品中各种植物种子总称,又称为“谷物”,我写的是散文,更为随意,不独写粮食,数据也不一定准确。

    2017/10/16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皆有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qzk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