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用主观、理性的认知来调整自我,不做一个巨婴。
有专业学者对人类的精神分析,大致归纳为有三条:
第一条,潜意识在控制人表面的行为。就像心理学家讲的大象和骑象人,意识或者说理性就是一个骑大象的人,潜意识是底下的那头大象,你这个骑象人对这个大象走的方向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本质上大象怎么没走,你是受它控制的。
第二条,任何人面对世界、关系和其他人,本质上是自己内心潜意识的一种投射。
第三条,一个人的整套反应模式的生成,根源在这个人还是婴儿的时候,和父母、家庭的全套互动模式决定了这个人的人格。六岁之前就顶板了,六岁之后的所有行为方式,基本都是六岁前的“强迫性重复”。
作家武志红老师说:我们90%的爱与痛,都和一个事实有关——大多数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婴儿,这样的成年人是巨婴,这样的国家是巨婴国。
巨婴,不是说这个人心态幼稚,而是说他的心理结构和反应模式停留在婴儿期,而且是早期,就是零到六个月的“口欲期”。按照精神分析的说法,婴儿从生下来到六个月叫“口欲期”。它们是通过嘴来感知世界,这是这个阶段婴儿的欲望中心。天天抱着妈妈的奶头在哪儿撮,嘴是他和这个世界最强悍的一个连接器。
在当代中国,这种巨婴的社会心理,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后果。
第一个后果就是社会戾气很重。比如微博上的各种污言秽语,有时候会表现为行动。再如老人摔倒事件,大多数时候你不敢去扶他,不然他真会讹上你。过去我们都以为这些老人道德败坏,谋人家的钱财,事实上是一种心理表达的需要——老人也是巨婴。他因为自己身体失控摔倒之后,一定要找一个外在的魔鬼迁怒过去。
第二个社会后果就是经常会有毫无必要的社会纷争。一个社会有纷争很正常,因为资源有限。但在巨婴的世界里,纷争的起源不一样,只要不符合我的想象,我就要跟你起纷争,因为在巨婴的世界里,搞不清想象和现实的区别。
第三个后果叫卓越强迫症。在巨婴的世界里,这个世界是完全美好的,毫无瑕疵的。因为是个想象出来的世界,跟真实根本就没啥关系。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进行调理和改善吗?答案是有的。
第一种方法就是爱。爱是值得我们用一生时间追逐的一种能力。我们常理解的中国式父母对我们的好不叫爱,那叫摆布和控制;真正的爱是什么?是理解和接纳。
第二种方法就是理智上认知自由主义,来治疗么那个病态共生的集体主义。通过多读书、多看文章改变我们的认知。
第三种方法就是觉知。我们作为一个巨婴,当别人不符合我们的想象怒气腾腾时,稍微慢一拍再去说话。因为人对自己情绪的觉知和觉察,本身就是在瓦解这个情绪。
第四种方法就是行动。一个巨婴最恐怖的牢笼,就是永远在自己的脑子当中生活。一旦开始行动,马上就脱离了那个想象中的世界。因为你不断地要面临犯错、面临纠正、面临和他人的合作,面对要说服他人,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一步一步往前走,你就把自己身体里的那个巨婴抛在自己的身后。
总结:努力提升自我认知能力,抛弃巨婴思维,凡事要理性、正确的进行判断和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