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歸貳
大家下午好。请思考一个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拍照片,修照片?
我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我最初拍照的目的非常单一,那就是,发朋友圈。我初三的时候刚刚申请了微信,我只想发朋友圈,但并不知道为什么发朋友圈。天黑了,就拍一张黑乎乎的天空,发上去;下雨了,就拍一张湿淋淋的地面,发上去;没什么拍的了,就写句“天真热”、“要努力”之类的话,发上去。机械地按下拍照键,打开朋友圈,确定,发送。
改变大约发生在2015年的冬天,也就是我高一的时候。我一直很热爱中国古典文学,常常会自己背一点古代的东西,那时认识了一个非常厉害的人。他和我一样,是一个理工男,但他的诗写得非常棒。他教我写诗,在格律中发现内心的世界。从他那里,我听到了一句叶嘉莹先生的名言。这句名言是:
读诗和写诗,是生命的本能。
那时我就陷入了一种思考。我想我的生命本能还未泯灭,但从我的朋友圈看来并非如此。未经思考的文字,看似积极的话语,胡乱按下的快门,这无异于机器。我不希望我的生命是这个样子。我是一个身上承载着五千年的探索的中国人,我的一切热爱、感动、痴狂,应该真诚而美好。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自己琢磨起了拍照这件事。虽然到现在我的拍照也完全谈不上“水平”,也几乎都是用手机拍摄,但经过这一年半,我想我大概拥有了班门弄斧的能力,所以今天简单地讲一讲自己的感悟。
我认为,拍好照片的标准,不是黄金分割,也不是景致新奇。而是:我看到了一个场景,这个场景打动了我,我用我的相机,把它记录下来,我看着顺心如意,以后的生活中每次看到这张照片,嘴角都会泛起一抹微笑。
拍照的最初大概会有一点茫然,我们很难捕捉到一些自己期待的瞬间。当然,这无需着急,观察事物是一种可以培养的能力。于是我决定,从设计开始。设计是一个开始,但它永远不会结束,在任何时候,它都很重要。我来拿出几张自己拍过的照片为例。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这是一张比较早的时候拍的照片,大家可以看见,瓷制花的光泽我控制的并不好。但在当时,这张照片的设计我比较用心。红色的部分是妈妈的围巾,但它并不是围在脖子上,而是在身上绕了一圈,后面有爸爸把着,防止围巾掉落。当时妈妈头发刚刚剪过,大概到肩偏下的位置,但是我觉得照片另一侧太空,于是让妈妈歪着头,让头发有几缕搭在胸前。整个过程拍得很辛苦,妈妈脖子疼,爸爸手麻了,但大家都很开心,觉得这张照片很好玩。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再来看这一张。东北的春天来的很晚,又极不协调,树上花开了,地下还荒芜着。小镜子是我自己带去的,我为了找到这种“两个世界”的效果撅着屁股围着镜子绕了一圈又一圈。当时在高三,假期特别少,一放学超市都关门,根本不可能提前准备好镜子。公园旁边有一个有一个婚庆礼仪店,所以进去买了一个结婚用的小镜子。它的背面是这样的: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这个系列我们再来看一张。这个拍摄过程便是,一边倒茶,一边拍摄。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与这三张照片类似的有很多,我不举太多例子。虽然拍得辛苦,但很有趣,我很享受于这个过程。如果大家初期没什么头绪,那就发动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场景,渐渐便会有所提升。
接下来我们看下一部分,捕捉。捕捉比设计更有一点难度,但在捕捉过程中,收获也不同。具体的待会再说,先来看图。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这是我去杭州的时候拍的一张照片。我坐在西湖边,听风吟,看水涌。在连拍中选出来了一张湖水的小小波浪拍到岸边的照片。
这类照片需要连拍,否则我们很难恰好选到合适的时机。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这是我去厦门的时候拍的一张照片。我那天清晨在不在书店旁的小巷,阳光从窄窄的天空中斜射下来,岁月静好。我当时关掉了音量键拍照,只怕打扰这宁静。
这类照片在拍摄的时候不要对焦到阳光上,否则旁边的楼就会太暗了。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这是我去上海的时候拍的一张照片。忘了是浦东还是虹桥,反正那天飞机延误三个小时,落日照进机场里,云的分布错落有致,外面那个机器的小红灯亮着,我在那个大窗口驻足很久。
由于隔着玻璃窗,所以我把手机贴到了窗上拍。如果和窗户有距离,就会拍到自己的镜像。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这是我在学校运动会上拍的一张照片。天空格外蓝,航拍器掠过太阳。在按下快门那一刻,我的头脑中闪过五个字:清澈与永恒。
这张照片同样不要对焦到太阳上。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这是我家旁边的跨江桥刚修好时拍的照片。桥两侧的四个建筑分别名为“日”、“月”、“山”、“川”。那个晚上,我找到了一个月亮恰好在那个叫作“月”的建筑的正上方的角度。
这个和太阳不同,我对焦到了月亮上。夜晚用手机拍照本来就容易出现噪点,对焦到月亮上会使其他部分变暗,减小噪点影响,又突出主题。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这张照片里小姐姐和她弟弟是画到墙上去的,下面的自行车是真的。午后的阳光照进来,我那一刻心里有一点不平静。想起席慕容的《夏日午后》那首诗,诗里写道:
是我的/圣洁遥远/最不可碰触的华年
这张照片在对焦问题上无可避免地会使阴影处过暗,所以我在后期把阴影处加大了曝光值。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这是今年过年的时候在我姥姥家拍的照片。东北的冬天很冷,姥姥在炕头养了金达莱,过年的时候就在室内开了花。那天早上,金达莱放在外屋,姥姥煮好了饺子,冒着热气,毛巾搭在晾衣绳上,太阳升起来,透过小窗照进来,如梦境一般迷蒙。
这个系列就说这些。我狠心删掉了很多本来想说的图片。我的想法是,设计照片让人创造美,捕捉照片让人欣赏美。设计的时候我们费尽心思,想让照片完美;捕捉的时候我们小心翼翼,生怕丢掉心目中渴望的瞬间。这个过程有趣得很。何必纠结于既定的诸如构图的规矩,我认为好看,它就是好照片。
大家回头看一下我们的题目,拍照、修图、感受自然。拍照暂且告一段落,我们来谈一谈修图。
我听说过一些人很排斥滤镜,觉得滤镜下的东西不真实,拍照应当原滋原味。但是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个这样的生活体验:你对一个地方的记忆,是有颜色的。对我来说,我有一个雨夜和两位同学去的咖喱饭店是昏暗的黄色,一家步行街上的饮品店是带着荧光的黑色,等等。它们客观上没有这样的颜色,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所看到的,所回忆的,其实正是我们希望看到和回忆的。
拍照也是一样,我们调试的滤镜其实是我们心中的色彩 。一张未经修饰的照片是冷冰冰的电子产品,而处理后便是思想的结晶。思想使照片美丽。所以我很喜欢用滤镜。我用滤镜的过程中也出过一些问题,我来简单介绍一下。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四张照片。它们有着共同的毛病。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这几张都是我较早时拍的照片。那个时候刚刚探索修图,觉得滤镜很棒,于是不顾一切地加滤镜。但是,这几张照片有一个很显然的毛病,那就是滤镜感过重。我们想要表达情感,但不能把情感过分情绪化地宣泄在照片上,否则就像你说你喜欢吃奶油,你妈妈就把一箱子奶油呼到你的脸上一样,油腻不清爽。我之前发的那些照片相对好一些。
当然,滤镜的使用也不是绝对要”化淡妆“。有的时候,重色滤镜会有别出心裁的效果。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这张照片是我在漂流时摆好位置,拜托妈妈照的照片。回看时,我觉得它有一种诗意的孤独。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这张照片拍摄于厦门海边,人是阴影,海翻涌着。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这张照片是在上海外滩隔江拍摄的陆家嘴。雾很大,我觉得自己很渺小。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照片绝不是简单的一键滤镜,而是对照片每个角落的精心设计。渴望通过一个滤镜,不加修饰万能套用,我以为这是对自己拍摄成果的不尊重。
我常用的手机修图App是VSCOcam和Snapseed,偶尔辅助用Picsart。前两个分别是Photoshop的胶片滤镜供应商和谷歌出品的手机修图软件。我把它们的样子发给大家。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VSCOcam主要是滤镜效果很棒。我把App store翻了个底朝天,还是最喜欢VSCOcam的滤镜。一共130多款滤镜,年费会员138元就可以买全。Snapseed可精修图片,它可以细致到照片的每一个角落的亮度、鲜艳度等等。Picsart作辅助工具,有一些图片叠加功能和神奇的特效。但是,不管你用什么工具,重要的都是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我来给大家简单普及一下VSCOcam和Snapseed的常用操作。
VSCOcam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Snapseed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给大家举几个例子。这次我先给大家看成品,再来讲制作过程。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这张照片拍摄于我家旁边的北山公园。照片里的人是我,同样也是拜托妈妈来拍的。它本身没有这么鲜明的对比度,但我后来用Snapseed的笔刷把它的曝光值刷低。很可惜,修复前的照片找不到了,但我找到了另外一张那天拍的照片,和这一张的修复前很相似,大家看看。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很明显,处理后更加清晰,也更有一种神圣感。现在我再给大家发一个这张照片的半成品,大家找找,这张照片和成品有什么不同。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正如我们所见,不知道由于什么原因,太阳不圆。这个时候,不妨动用大家都很熟悉的美图秀秀之类的软件,用调整脸型的功能,把太阳调圆,不给照片留本可避免的遗憾。
我们再来看这一张。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拍摄过程如下图。(很累...)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刚拍出来的效果如下图。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这个不必多说,就是加了一个清清爽爽的滤镜。我当时特别痴迷于一首歌,是Alan Walker的《Faded》。
分享Alan Walker的单曲《Faded》http://music.163.com/song/36990266?userid=406309270 (@网易云音乐)
我看着这张照片,突然觉得有Faded的意思,于是用Snapseed的文字功能小小地二次制作了一下,如下图。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接下来介绍一个相对麻烦的制作,先看图。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这张图片背景是网络图片,如下图。(如侵删)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最后要在背景上加字,所以背景不能太浓,用Picsart叠加一个纯白色背景,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字是我写的。在学校有一天大晚自习吃完饭,时间还早。东北的春来得晚,那时正逢杏花最盛,于是独自走向操场,路遇好友,看花赏月。回到班级后,晚自习开始前,拿起笔来便写下“花开”二字,如图。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我觉得,修图不必局限于修图软件。办公软件同样可以。比如上图,我就动用了一下扫描全能王,就是制作文档的那个App。这样,它就变成了黑白色。此时再配合Snapseed的修补功能,把纸边修掉,就有了下图。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把制作后的背景和制作后的字再用Picsart叠加,就出现成品啦~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上面这张照片是用Photoshop制作的,原图如下。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大家可以看见,原图没有清晰与模糊的分界,编辑后的有分界。我用Photoshop把雨滴和台子的边缘抠了出来,其他的地方打上了模糊效果。只有电脑能把图抠得如此细致,这是手机做不到的。Photoshop的使用相对复杂,以后有时间我一定分享给大家。
用自己的眼睛去看,把场景最美的一面拍摄下来,这就是我最大的”摄影技巧“。
看了这么多图片,我想大家大概在想一个问题:题目中的”感受自然“在哪里。
我想,摄影正是感受自然的过程。我眼中所见,即是拍照;我心中所想,便是修图。
当我们漫步于尘世间,感受自然,感受身边的美好,这是令人愉悦的。它能让我们在紧张的生活中不迷失自我。感受自然不局限于看风景。练字,听歌,背诵经典,看所谓的”无用之书“,写文字记录点滴,这都是我们与自然的沟通。拍照,修图,这只是其中一种方式。
在大家看起来极为忙碌的高三,我坚持在语文课上看课外书,所谓争分夺秒的大晚自习也会被我拿出时间来写诗,累了的时候毫不吝惜地请假出去玩一下午或一整天,我不希望自己盲目地被题海淹没。
高考前一个月,天边出现了彩虹,兴奋的我写下一首将进酒。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有一天晚上心情不好,听《let her go》,感动的我翻译了它的歌词。
分享Passenger的单曲《Let Her Go》http://music.163.com/song/18161816?userid=406309270 (@网易云音乐)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高考后一次喝酒,开心的我写下一首《行香子》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被分配任务写一首中华传统与中国梦相关的长诗,我特地用最经典的英雄616钢笔配合安提塔姆战役彩墨水,如用鲜血一般写下《从何处寻觅中华》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拍照片,修图片是感受自然。但不要带着目的做它,否则我们将失去快乐。今天在准备这次分享时,一只小鸟路过我的窗边,停了下来,和我对视3秒钟后飞走。我没有拍下来,但这场景令我快乐,在我心中,足矣。谁又能说这就不是照相呢?
每年春节,我都会在写对联时写下四个字。我以为,它不只适用于春节,它适用于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我把它送给大家。
【讲座记录】拍照、修图、感受自然。愿我们的生命永远如花绽放。
我们永远都是自然的孩子。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