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德威克(CarolDweck)在研究人怎样面对失败的时候,她识别出了两种不同的心态,固定心态和成长心态。固定心态认为智力和才能是与生俱来的,是固定不变的。成功不过就是要证明你的能力,证明你是聪明的、有才干的。成长心态的核心信念是:能力是可以发展的;通过努力工作,你可以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更聪明、更优秀。
记得学生时代,偏科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常见现象,我也是如此。我数学成绩更好,家人常说咱家人数学都好,于是我认为我天生就数学好。虽然家长和老师们也会告诉我勤能补拙,可是我却只关注到这个“拙”字,我理解成因为在文科方面天生不足,努力将很难提高成绩,所以我并没有在文科上投入更多精力。现在回忆起来,就是因为数学成绩好,所以更喜欢学,于是投入更多精力,起码在学数学的时候很专注,于是数学成绩与其他科差距更大。一位同学说过,如果不算数学分数,其他科总分他跟我是一样的,如果加上数学分数,我各科总分比他高50分。我一边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就是天生数学好,一边也在困惑和苦恼,再怎么努力也没办法把总成绩再提高一点,名次再靠前一点,其实正是偏科导致了我学习上的瓶颈。
我认为自己天生性格内向,不太会说话和表达,因此觉得在做行政工作中困难重重,我总是很后悔在刚毕业的时候没有选择做一名女程序员,现在觉得自己不善于沟通、内向性格更适合做技术岗位。可是那天我跟同事聊天时说:“我和我老公都很内向。”我同事却说:“你内向吗?我怎么不觉得?”原来,经过这么多年,我已经发生了改变而不自知。
看到书中这一段描述,我才明白自己一直是用固定心态来看待自己。
这两种心态也警示我不要给孩子贴标签。我总是认为,孩子遗传了我的内向性格,遗传了奶奶的谨慎胆小,同时又有着处女座天生的纠结,我也总是夸她很聪明。我已经发现了她被贴上了各种标签,她在公共场合总是怯怯的,在幼儿园明明都知道老师问题的答案,也不敢主动说出来,在家里也是,她只要觉得这件事有点难度就拒绝去尝试。
一旦孩子被贴上标签,她会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去尝试,她会因为认为失败是先天的原因而不去努力做出改变,她会错过很多成长的机会。
学会鼓励,是帮助孩子撕掉标签的一种方式。之前在正面管教课程中看到过,却并没有实际使用,赞扬和批评的话总是脱口而出。运用成长心态,刚开始的时候只求十句话中有一句是鼓励,也是我一点点的进步,我想我会慢慢的改变。
参考书籍:
《拖延心理学》作者:(美国)简•博克 (美国)莱诺拉•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