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去看过中医,医生诊断的挺全面,连我颈椎不好的问题都推断出来了,而且喝过中药后的效果也还不错,大夫又不会给人一种压迫感,所以我再次复诊的时候,我妈也去号脉查了一下,诊断显示的主要问题是在肝。
根据《黄帝内经》介绍的五情与五脏的关系: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年轻的时候,我妈喜欢把发生的事情都憋在心里,什么也不说,只知道自己生闷气,碰到任何不开心的事情都忍着,外人都认为我妈是老好人,觉得很多情况下,我妈都抹不开脸面,所以总是拿语言在那里挤兑我妈。时间久了,我妈终于忍不住了,当然也是因为所谓的亲朋好友做事越来越过分,只要是我妈碰到觉得让心里不痛快的事情,一定得把不痛快的地方说出来,用我妈的话说:你们也太拿我不当回事了吧,凭什么大家都是人,就得忍着你们呢!正因为这样,我妈最近几年的身体还算是可以,但偶尔生气时还会觉得气短,而且全身无力。
这也是我认为人活着就是表达的过程的一个原因,而表达的内容应该就是自己的情绪,要不写文章为什么总是要求情景交融,融情于景呢。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看看怒喜思忧恐,除了喜是积极的情绪外,其余四个都带着些许消极,而五情和五行是相对应的,所以不能只可着一个情绪表达,表达的情绪也要达到平衡。
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就出现过突然间想要表达一种情绪的想法,那天本来和她一起聊天的气氛是挺轻松愉快的,她却突然说真想大哭一场,发泄一下。当时我很不理解这种情况,问她原因她也说不上来,只是后来听她说过,哭过之后,心里痛快不少。
再想想我自己为什么喜欢写东西的感觉。我的症状是脾胃不和,而且平时没事就喜欢瞎想,有时候睡觉前想的更多,大多数想的内容都是没什么意义的事,因为想的东西既改变不了发生的事,也无法做到没做的事能按想的一样发生,而写出来就会心态平静很多,虽然可能什么也没改变,但是在这个过程,自己是没有多余的想法的。
要平衡自己的情绪,就要多去体验生活,多去亲近自然,弄清楚自己处在什么样的情绪,这个阶段是什么样的感受,不要一边去做着让自己心烦的事情,一边在那里否定自己,就像临近期末考试,一边打着游戏,一边担心考试过不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