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5岁以前,作为家长的我们能做什么?
听完这本书,收获了很多有脑科学依据的实用小技巧,分享给大家。
01 教育在平时,孩子乖和听话并不利
教育孩子不是说等到他犯错严肃对待他时才是教育,而是日常生活中与孩子相处的每时每刻,都是在教育,在塑造着孩子的大脑。
不要总是把“乖”挂在嘴边,当一个孩子真的能完全乖,完全听家长的话时,那是非常可怕的,无异于是一个玩偶。很有可能代表着他的智力发展停滞了。就是他觉得什么都不敢做了,变得老老实实。
🧠脑科学依据:
孩子大脑的神经元链接太发达了,一个孩子的头脑当中大概每秒钟会建立700~1000个新的神经元联结。
都是在创造新生事物,这样的孩子想法是很多的,是灵动的、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没法成为一个乖乖的“提线木偶”的。
02 父母须注意自己的语言
第一点,说主谓宾完整的话语,尽量不要省略。
比如:“宝贝,中午睡完午觉去游乐场”,而是说:“宝贝,今天中午在家里吃完午饭后,爸爸妈妈一起带你去游乐场里玩”。
第二点,减少使用“这个”“那个”指代词,用精准的词来表达。
比如““这不是你的,那才是你的”,而是说:“这个汽车玩具不是你的,是小明的;那个火车玩具才是你的,如果你想玩汽车玩具,可以尝试和小明交换玩具,互相分享哦~”
🧠脑科学依据:
当老师和家长用最准确的词句来表达时,孩子的大脑神经元会建立得更加充分。
03 混龄的社交环境很有必要
如果可能,我们需要主动给孩子创造混龄的社交环境。因为社会上基本都是混龄互动与生活的,孩子可以在其中学会如何跟不同年龄段的人打交道。而孩子之间有年龄差距的时候,会不止竞争一种形态,会更多的出现互助,孩子的领导力也可以得到锻炼。
04 亲和力对大脑非常重要️
老一辈的思想是觉得孩子总要怕一个人,我自己不太赞同,为什么一定要通过“凶”或者“威慑”来让孩子屈服呢?奈于找不到科学依据,今天听这本书算是找到了!
原来父母翻脸对孩子大脑伤害是非常大的,哪怕父母觉得自己只是在吓吓孩子也不行,这会让孩子瞬间产生巨大压力,破坏孩子的大脑前额叶皮质。
🧠脑科学依据:
而大脑前额叶皮质,是掌管人类之所以为人的这部分,负责人的语言、想象力、好奇心、自制力、理智等重要功能,但前额叶皮质遇到高压的状态就会失灵,所以大吼大叫、打骂孩子会破坏孩子的理智和自律性,甚至会减少想象力,减少对于艺术的感知力。
05 老师家长面对面一对一的指导
把孩子交给屏幕,不但不会让孩子学会东西,还会破坏孩子的注意力,到后面学习会变得更加困难。
国外有趣的分组实验,一组中国老师面对面教中文;二组中国老师把课堂录成视频后给孩子学习;三组视频都没有,只剩下音频。最后的结果,显然只有第一组孩子学会了中文。
🧠脑科学依据:
只有通过和真人互动,当孩子面前有这个活生生的人,孩子的大脑才会得到更大的启发。
给我的启发,跟孩子面对面的亲子共读,有互动,有妈妈的声音与亲密陪伴,对孩子的成长才是最有利的,最近这方面在冬子姐的指导下做的很不错~
今天先分享五大点,下次继续分享其他的~这本书非常科学,给我很大的启发,准备去读完整书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