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真正的自律,一定会安放好自己的情绪。

真正的自律,一定会安放好自己的情绪。

作者: 不二101 | 来源:发表于2018-07-19 15:27 被阅读0次

    注:本文为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作品来源,简书号:不二101, 谢谢。

    真正的自律,一定会安放好自己的情绪。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

            自律,很多人之所以没有坚持下来,就是因为:

            在执行计划时,是带着抵触离开自己心理舒适区的情绪的。

            而且,这些人要么是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带着这样的情绪的,要么是不懂得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

            否则,自律就不会是“很困难”的,而会是“很自然而然的”。

                            【心理准备】

    通常,一个人在开始执行一项关于“自律”的计划前,总是先会:下定决心。

    而且,通常认为,决心越大,就越有力量去达成自律计划。

    但是,实践经验告诉我们:

            并不是决心越大,就越容易完成自律计划的。

            相反,有时候,决心太大,是会增加我们的心理压力,进而,强化自身的抵触情绪。

            使得最后的自律计划不一定能够顺利完成,即使达成了计划,过程也比以往体验的要更“曲折”些。

            但是,如果最后真地达成了计划,那么最后的成就感也会增加的,因为过程中你的“考验难度”也是相应地增加的。

    既然下定决心,并不是总能让我们达到自律,那么准备自律前,到底首先做什么准备比较容易达成自律呢?

    给出的参考是:

            首先在心理上给出一个“相对宽松的”开放区域,用来接纳以下几个方面:

            1.我允许自己并不总是能立马进入专注的状态;

            2.我允许自己在执行过程中随时停下来“处理”自己的情绪;

            然后,当你在执行过程中感到任何的不舒服、不自然时:

            你就暂时停下来。

            或者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呼吸上持续30秒。

            接着继续做刚才暂停下的工作。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因为:

            这才是真正的自律。

    【看待事物的出发点,决定了我们思考事物的方式,进而决定了我们处理事物的言行。】

                            大多数人的自律

    大多数人都认为:

            自律就是自己规范自己。

            通过参考一些: 自己认可的“好的标准”,来设定一系列的要求C约束自己,以此实现自己的目标,进而取得某种利益,不管这种利益是心理上的还是物质上的。

            ——观点1

    观点1很明显地反映了大多数人看待自律的方式:

            将自律放在自己的对立面,看成是一种约束自己、取得利益的工具。

    所以,自律的达成与否,全然在于自己的衡量:

            自由(心理舒适区)和利益,哪一个的筹码更大。

            如果,自我认为:

            暂时牺牲自由、跳脱出心理舒适区的代价,要小于利益的价值,

            那么,这时候:

            自我就会有更多的内心驱动力,去迫使自己一定要完成自律计划。

            并且:

            前者的代价越小于后者的价值,自我的内心驱动力就越大,达成自律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相反:

            如果自我认为:

            前者的代价不小于后者的价值,

            那么:

            自我的内心驱动力就不会那么大能够支持自我完成自律计划。

    归根结底,自律还是一场:

            追逐更大利益的游戏罢了。

            而且,是自我和自己的心理游戏。

            因为,在执行的过程中:

            自我,就一直在不断评估两者的价值。

            依从“减小损失,增大利益”的标准,维持自我保护。

                            新的自律

    换一种出发点,来重新看待自律,看看会有何不同。

    新的自律:

            实质是一场开放自我、接纳自我、重新塑造自我的自然而然的过程。

            在执行过程中:

            任何让你觉得有困难的地方或者让你不适的地方,都是需要你开放自我、接纳自我、重新塑造自我的地方。

            这个过程就像是:

            一条前进的溪流,在遇到大大小小的石头时,不是停止前进,而是绕过大大小小的石头,让石头们成为溪流的一部分,继续前进。

            这个过程中,石头成为了溪流的一部分,而不是被溪流集中水力冲碎掉,而是继续存在。

            不同的是:

            溪流在遇到石头的时候,完成了新的“转化”——流经过石头、以新的形态前进。

            同样地,石头也完成“转化”——与水的接触、更光滑些。

            在这一过程中:

            双方不再是对立的。

            所以,彼此双方都不会否定对方。

            而且,双方依然存在着。

            不过存在的状态,已经发生了新的“转化”,双方相处得更加和谐。

    这样来看,在执行自律的过程中:

            任何让你觉得有困难的地方,或者让你不适的地方,就像是水中的石头。

            溪流,就是自我: 连续的开放自我、接纳自我、重新塑造自我的自然而然的心态。

            当你完成自律的过程时,自我也完成了开放自我、接纳自我、重新塑造自我的自然而然的过程。

            这时,回头观看,会发现:

            石头还是石头。

            但不是自我之前认为的: “具有阻塞功能的”石头。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石头已经不是石头了。

            改变的,只是你看待石头的视角而已。

    现在,重新来看待自律的两个步骤:

    第一步:

            在心理上给出一个“相对宽松的”开放区域,用来接纳以下几个方面:

            1.我允许自己并不总是能立马进入专注的状态;

            2.我允许自己在执行过程中随时停下来“处理”自己的情绪。

    如果你不这样做的话,你很容易面临这样的困境:

            1、心理上处于攻击、备战的状态。

            当你以攻击的心态,来面对周围的事物时,你就很难心静下来。

            并且,周围的事物会像一个反射镜,将你的攻击原原本本地反射回到你的身上。

            所以,要在心理上设定一个“留存区间”,来包容周围的事物,尤其是针对某种特定的环境或者状况。

            让自己的心理有相对“宽敞”的承受区间,不那么容易变得浮躁或者尖锐。

            2、心理上有可能被失望、沮丧感打败。

            当你感到困难却无法继续坚持下去的时候,自我就会对你说:

            “这个任务好难。我完不成这个任务,我没有办法继续做下去了,你看,事实都已经明摆着了。”

            因为自我喜欢舒适感和掌控感,并且,自我会使用心理工具:失望和沮丧,来让你乖乖顺从。

            接着,你会在不知道自我对你玩了这个“小把戏”而放弃继续执行任务。

            为什么你不知道呢?

            因为:你认为你就是你的自我。

            所以,你一直信任自我。

            但是,只要你稍稍分析下自我,你就会发现自我的三大喜好:舒适感、掌控感、追逐感。

            所以,世界上才会有那么多人喜欢打游戏等娱乐活动了。

            因为在这些活动中,自我的三大喜好,被源源不断地得到满足。

            也正是因为:

            很多人以为自我就是自己的全部。

            所以:

            才会乖乖地服从自我,不断反复地上演着重复、单调的生活和工作。

    如果想要了解生命的真相,请参考书目:

    《心经》《与神对话》《太傻天书》《只要会呼吸,就能做冥想》。

    如需要电子版,请后台留言对应书目名称,如:《心经》。

    那么:

            当在执行过程中感到困难无法坚持下去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第二步:

            当你在执行过程感到任何的不舒服、不自然,你就暂时停下来,或者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呼吸上持续30秒,然后接着继续做刚才暂停下的工作。

    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呼吸上,实质上是:

            在当下,在此时此刻,放空自己的大脑。

            让自我暂时放下对三大喜好:舒适感、掌控感、追逐感的执着,释放自我的抵触情绪,让内心平静下来。

            之后,就可以继续自然而然地执行任务了。

            更具体的解释为:

            如果某个事物对你是有影响的,一定是和自我的三大喜好有关联。

            并且,你的自我告诉你:

            该事物是可以影响到我的。

            而你认为自我是全部,对自我深信不疑。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

            为什么该事物非得能够对你产生影响不可吗?

            难道就不可以不影响吗?

            ……

            冥想,就可以将你的注意力从自我的这个想法转移。

            你也不必心理暗示自己说:“该事物是影响不了我的。”

            该种心理暗示,只有建立在自己深信的基础上才会行之有效。

            冥想,无所谓自我的想法存不存在,在转移注意力后,你就观察不到自我的这个想法。

            所以,自我的抵触情绪你也感觉不到了。

            实际上也无所谓该抵触情绪存在或不存在。

            当你心静下来后,你就处于稳定的心理状态中。

            此时,也没有让你感到困难的部分了。

            自然也就不会再被负面的情绪随意消耗掉自身的能量了。

            你就可以集中注意力于当下的事物了。

    实践的次数越多,时长越多,你就会越认同该方法。

    最终你也会自然而然地放下小我的抵触情绪,放下小我的三大偏好,感到更自在,而不再需要借助冥想的方法了。

    实际应用中,关注呼吸的时长,可以根据每个人情况的不同,而自行做出相应的调整。

    其他能放空大脑,让内心获得平静的冥想方法都是可以去尝试的。

    也可以参考书目:《只要会呼吸,就能做冥想》。

    最后,真诚地邀请你:

            实践本文的“新自律”方法,看看是否比之前的自律体验,要相对容愉悦些呢?

    欢迎你与我分享你的实践心得~

    小贴士:

    1.新的自律:

            实质是一场开放自我、接纳自我、重新塑造自我的自然而然的过程。

    2.执行自律计划前:

            (1)在心理上给出一个“相对宽松的”开放区域,用来接纳以下几个方面:

              a.我允许自己并不总是能立马进入专注的状态;

              b.我允许自己在执行过程中随时停下来“处理”自己的情绪。

            (2)当你在执行过程感到任何的不舒服、不自然时,你就暂时停下来,或者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呼吸上持续30秒,接着继续做刚才暂停下的工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真正的自律,一定会安放好自己的情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et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