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野泊对月有感宋代:周莘

野泊对月有感宋代:周莘

作者: 诗雨丶 | 来源:发表于2020-11-19 15:38 被阅读0次

野泊对月有感

宋代: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译文

在这乱世之中,江月依然那么明亮可爱,但它应该懂得流亡在外的病人的心情。

看北斗星柄渐渐横斜,仿佛就落在洞庭湖畔广阔的原野;听画角声声凄惨欲绝,萦绕在这泊舟近处的岳阳城。

饮酒解愁,反而增添了眼泪,我的愁思就像酒和泪一样四处飞溅;浪涛卷起,引发了我的思归之心,让我暗自吃惊。

多么想打听一下南宋朝廷近来的消息啊,可眼前,群盗正在四处流窜纵横。

注释

逋(bū)逃:愤激之词,意为飘泊无家。

斗柄:指北斗七星中玉衡、开阳、摇光三星,形似杓柄。

阑(lán)干:横斜的样子。

角声:军中的乐器声,用以指挥军队进退。

行朝:指皇帝临时驻处,即行在所。

赏析

这首诗题目表明诗人漂泊无归之感,着眼“野泊”二字。“可怜江月乱中明”破空而来,忧愤无端,领起全篇。时荒世乱,万物失色,而江月不管兴亡,在乱中依旧光耀如昔,不能不引起诗人的怜惜,这一句实际已交代了题目,“江月”点“野泊对月”,而“乱”字点明时世感慨,“可怜”二字已透露情怀。“应识逋逃病客情”对江月抒情。江月之明,应知诗人的难言之隐。“逋逃”是愤激之词,言漂泊无家,点足“野泊”二字。“病客”引起五六句的怀归之感。诗人原可继续抒情,却用广阔的背景作一顿挫。

“斗柄阑干洞庭野”,望天无语,天上参横斗转,地上茫茫洞庭,点明“野”字,亦见望久,始见斗柄横斜;“角声凄断岳阳城”,听角伤怀,角声暗寓兵乱,岳阳城在泊舟近处,凄断写角声,亦写听到角声的感受。这两句都是以顿挫的句法,吞吐的语气,描绘出一个彻夜不眠人的形象,并将其融入诗中,恰切地表现了沉郁悲抑的复杂心情,蕴含着对国事的深沉忧患。乍看气象开阔,细思情绪深沉,在写景中抒情。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承第二句来,以酒浇愁,酒随泪溅,所谓“举杯消愁愁更愁”。听浪思归,而无所归,故暗自惊心。这两句表面对仗,意实相连而下,“酒添客泪”和“浪卷归心”互为表里,而“浪卷”字又扣“野泊”字。“愁”“惊”两字引出尾联。若至五六为止,只见作客野泊思归,所感只在一家。尾联忽然推开,遥应第一句的“乱”字。而两句亦有顿挫。

“欲问行朝近消息”从一身乱离,想到朝廷迁流不定,由忧一身到忧朝廷,结句把遍地兵荒马乱的情景写足,消息虽欲问而无由,其为忧愤,更何以堪。杜甫《登岳阳楼》结句云:“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也是由一身漂泊写到国家战乱。而这首诗结句更甚于“戎马关山北”,因群盗纵横即在眼前也。诗人把兵荒马乱的景写足,把忧愤难堪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总之,全诗一结有茫茫无尽之感,而中间两联情景交融,思想感情沉郁,表现手法沉着含蓄,颇有杜甫的气骨。诗中虽重一“客”字,不足为病。

相关文章

  • 野泊对月有感宋代:周莘

    野泊对月有感 宋代: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

  • 《好诗分享》

    野泊对月有感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

  • 莘野

    小说中对莘野的设定是,他出生于中国,长于美国,年纪轻轻便已经是影帝了。于是我在看小说的过程中,他便有了容貌。 我最...

  • 泊野

    葡萄酸了 东明这座城市时常给人的感受就像这个城市里随时迎面而来的野风一样,零落又出其不意。因为常年杂乱无息的风,嗅...

  • 2021-01-31 飘 泊 (组诗)

    飘 泊 (组诗) 当代中国诗人 莘 心 写于 2021.01.31. 飘泊...

  • 笠翁对韵 下 (十一尤)

    (一)荣对辱,喜对忧。缱绻对绸缪。吴娃对越女,野马对沙鸥。茶解渴,酒消愁。白眼对苍头。马迁修史记,孔子作春秋。莘野...

  • 每日练字·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03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野泊对月有感宋代:周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hl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