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齐景公:(?~公元前490年),姜姓,吕氏,名杵臼,齐灵公之子,齐庄公之弟,春秋时期齐国君主。
他的大臣中早期的相国有崔杼庆封,后有相国晏婴、司马穰苴以及梁丘据等人。先秦时期的小说集《晏子春秋》有大量描写他们之间的故事。
北宋文人认为《晏子春秋》是伪书,1972年银雀山汉墓出土了竹简本的《晏子春秋》后,《晏子春秋》为伪书的说法不攻自破。
齐景公在位58年,国内治安相对稳定,然因无有嫡子,身后诸子展开了激烈的王位之争。
驷:马一乘也,形声字。从马,四声。本义: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或驾四马之车。二马为车,四马为驷,八马为辇。
如《玉篇》:“驷,四马一乘也。”《诗·郑风·清人》:“驷介旁旁。”《庄子·人间世》:“结驷千乘。”《左传·文十一年》:“富父终甥驷乗。”
驷也指马,如《荀子·礼论》:“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若驷之过隙,然而遂之,则是无穷也。”
驷也指古星座名,如《国语·周语下》:“月在天驷。”《尔雅·释天》:“天驷房也”。
千驷指一千辆驷,或者四千匹马。
首阳:山名。位于河南洛阳市偃师区邙岭乡,为邙山在偃师境内的最高处。海拔359.1米,是邙山山脉的最高峰。因“日出之初,光必先及”而得名。
首阳山镇,因境内有首阳山,故名。
伯夷、叔齐: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其父死,遗命三子叔齐继位,而叔齐认为伯夷是长子遂让位于他,伯夷却认为父命不可违,便逃跑了,叔齐也不肯继位而逃。众臣无奈,只得拥立二子公望为君主。
武王伐纣,车载着文王的牌位行军。伯夷、叔齐叩马进谏:“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忠乎?”卫士欲杀之,姜太公曰:“此义士也。”卫士就把他们赶走了。
武王大会八百诸侯于孟津,渡河后陈兵于牧野,殷纣王发兵70万拒之,奴隶阵前倒戈叛纣,纣王自焚于鹿台,商朝灭亡了。
伯夷、叔齐耻食周粟。便隐居于首阳山,采薇而食,有妇人曰:“子义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二人羞愤,绝食而死,葬于首阳山。
历代对伯夷、叔齐推崇备至,惟独西汉东方朔不以为然,说这两人是“古之愚夫”,认为“贤者居世,与之推移,不凝滞于物。”固守灭亡的事物而不变,算什么贤人?
其斯之谓与:这一句中的“斯”字是指什么,上文没有交代,因此意思不清。
有人以为,《颜渊篇第十》第十章“诚不以富,亦祗以异?(引自《诗·小雅·我行其野》)当在此句之前。意为:难道不是因为她比我富,你才变心了?
全文理解为:
齐景公有四千匹马,他死的时候,人民找不到他有什么德行值得称颂的。伯夷和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上,人民到现在还在称颂他们。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本章说明对统治者的历史评价在于人民的口碑,这是一种先进的历史观。齐景公贵为君主,富有四海,权势豪富煊赫一时,而死后却寂寞非常,民无称戴。
伯夷、叔齐生前采薇而食,死后却以其精神流荡人间。可见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其外在的财富,而在于其内在的品德。
贫穷不能谄媚,自卑,富贵也不要骄傲,自大。孔子曾表扬他的弟子子路说:“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和有钱有势的人相处,子路不卑不亢,孔子引用《诗经》中的诗句来赞美他:不嫉妒,不贪求,有什么不好?
孔子曾说:“就有道而正焉!”意为靠近有道之人,向他学习,匡正自己。他不提倡“就有钱而正”,对于财富,可以有,但必须在“有道”的基础上有。
孔子还曾批评他的弟子冉求说:“君子周急不济富!”人不应该锦上添花,应该雪中送碳!
孔子的财富观
对于财富,孔子并不排斥。但要知足,《论语》记载,卫献公的儿子公子荆善理财,财富逐渐在增长,但他很知足,不贪婪,从“苟合矣”到“苟完矣”,孔子给予他很高的赞扬。
《周易·系辞传》提出:“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功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意为:崇实、高大莫过于富足尊贵,所以人们应该像圣人那样去从事生产劳动和发明创造,以实现富贵。
孔子曾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在孔子看来,如果富贵可以追求,即使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能追求,不如按自己的爱好去做事。
在治国思想上,孔子主张百姓都能过上富裕生活,因为百姓生活如果贫困,社会就难以稳定。他在《论语·尧曰》中提出“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他认为应鼓励百姓去做有利于改善他们的生活、实现富裕的事情。
《论语·子路》记载, 孔子到卫国去,冉有驾车。看到卫国人口众多,孔子不禁感叹“庶矣哉”。冉有问:“既庶矣,又何加焉?”孔子的回答很简洁:“富之。”
《孔子家语·贤君》记载, 鲁哀公问如何让百姓富裕,孔子说“薄赋敛,则民富”,鲁哀公认为这样做自己会变穷,孔子引用“恺悌君子,民之父母”的诗句,说明子女富裕就等于父母富裕,认为“未有子富而父母贫者也”。
孔子这种“藏富于民”的思想对弟子产生很大影响。《论语·颜渊》记载,鲁国曾闹饥荒,国家财政困难,鲁哀公问孔子的弟子有若怎么办,有若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意思是,如果百姓富裕,您怎么会不富呢?如果百姓不富裕,您怎么能富呢?
孔子不反对对财富的追求, 但强调追求财富需要有正当的途径和手段。他曾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孔子还强调:“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强调财富如果来源不当,宁可不要。什么样的财富属于“有道”呢?孔子认为必须符合“义”,这是他强调最多的一点。
在孔子看来,“义” 是社会价值体系的基础,是人内在道德的根本需要。孔子强调“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义”不仅是孔子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也是评判财富的重要标尺。子路问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孔子列举了几个例子,认为“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为了让子路理解得更透彻,孔子补充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孔子认为,见到利而能想到“义”,就如同面临危险时敢于付出生命、长期处在贫困状态仍不忘记诺言一样, 都是难能可贵的,能做到这些的人才能称得上完美。
何谓“义”?《中庸》认为:“义者,宜也。”韩愈在《原道》中解释:“行而宜之之谓义。”
“义” 既是人们的行为规范,也是价值目标,强调的是行为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对于财富而言,获取手段的不正当、得到的不合理都归为“不义”之列,在孔子看来是有害的, 宁可不要。
与“义”相关联的还有“礼”,它更强调秩序的重要性。就财富命题而言,“义”“礼”都可归于“道”的范畴,符合则为“有道”,不符合则为“无道”。
孔子认为“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强调以义为先、见利思义,强调生财有道。如果只追求利,只按对自己是否有利做事,会产生严重后果,即“放于利而行,多怨”。
《大学》提出:“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有德行的人会舍财修身,没有德行的人会舍身求财。
在孔子的财富观中,如果“义” 强调的是如何获取财富,那么“仁” 强调的便是拥有财富后的态度与做法。
子贡问孔子:“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如何?可谓仁乎?”意思是,假如有一个人能给百姓带来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家,这个人算仁人吗?
孔子回答:“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孔子认为,不仅自己过得好,而且能帮助别人过好,这才是“仁”的体现。
《礼记·曲礼》有云:“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致富后要做到“不骄不淫”,不能“为富不仁”,用财富回报社会, 这也是孔子财富观的重要内容。
儒商文化认为,追求财富是应该肯定的,但必须生财有道,不发不义之财,拥有财富后更要将“德” 置于“财”之前,用财富实现人生理想,用财富回报社会,而不是任意挥霍或为富不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