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并不源于新法,无论监管部门还是腾讯尚没有针对朋友圈代购的细则,而是源于代购们自己。
代购圈内早就流传的多个监管措施版本,比如“敏感字眼交易双方封号”、“不能微信直接付款”、“朋友圈限流和降权”等。
这一切都说明,代购慌了,真的慌了。
个人代购曾经是一个拥有万亿规模的“行业”,不少人曾因为代购“年入百万”。 中国“代购”20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代购“产业”的起步阶段大约在2005年。
数量庞大的留学生群体活跃在人肉代购的第一线。去日本留学前对化妆品一窍不通的男生,如今对lamer面霜、雅诗兰黛小棕瓶、资生堂大红瓶样样精通。
2014年海关总署“56号文”生效:未经备案的私人海外代购将被定为非法。也正是政策的规范,为海外的亚马逊、乐天,本土的天猫国际、京东、洋码头等企业,迎来了在中国发展正规跨境物流电商的机遇。
阿里巴巴2017年国际零售业务收入73.36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233%。截至今年3月份,在《福布斯》全球最具价值排行榜上前100名的品牌中,已有75%的品牌在天猫或天猫国际平台上建立了电商业务。
跨境电商风起云涌的时代里,个人代购依然是不可忽略的海淘力量。
“年入百万”背后,不是沧桑就是肮脏
因为天气原因,飞机晚点3小时降落仁川机场,这个月第四次来韩国的花花直奔向乐天,但是因为迟到了,预定好的货已经被别人拿走了。
韩流造成消费者对韩国产品接受度高,交通成本也低,因此韩国代购是最容易入门的。花花的“前辈”,一个月能挣八九万。
但花花入行时,韩国代购群已经从几十人发展到500人的大群。代购者有大学生、宝妈,也有经常出国的人,蛋糕大了抢食的人多了,后来进入的代购一个月也就挣一万。
像花花这种全职代购者不在少数,“年入百万”都是拿命在拼:每天免税店还没关门就开始排队,一直排到第二天早上免税店开门。
在代购行业已经竞争到白热化地同时,假货就如一条吐着信子的毒蛇悄悄潜入。假货泛滥后,即使真代购也总会遇到各种消费者的质疑:“你这是不是假货”、“某宝比你便宜多了”。
而“自证清白”古往今来都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为此,真代购们也想了各种办法。此外,还要玩点心理学,把顾客当上帝一样服侍并不适合代购行业,“假装脾气坏”最能握住顾客的心。
相比“跪舔”顾客的行为,“爱答不理,爱买不爱”的代购反而更容易让人相信手里有真货。
顾客担心被代购骗,谁成想连作为海淘“老司机”的职业代购们也会被骗。
有个小姑娘从代购手里买了Gucci手提包,然后提出想换同价位另一款。后来代购才发现她“狸猫换太子”,退回来一个国内A货
让代购头疼和崩溃的何止竞争和假货两条,如何“避税”是个人代购永远的课题。
韩国代购又都是税率最高的美妆产品。如果被查到要交30%的税。因此一看到物流显示异常,很多代购连觉都睡不着。
个人代购,真的要凉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