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跟孩子沟通,不能只是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该做,让孩子按照父母的建议去做,这样,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无法解决孩子自立自强的大问题,孩子需要独立面对自己的人生,所以要给孩子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沟通有三个层次,第一个是能量层次,第二个是举此,第三个是言谈。能量决定一切,能量不对,努力白费,能量调对,不费吹灰,能量不对,无法控制自己,如何把自己学到的技能运用出来呢,能量调对做事情都很顺利,甚至会无为自成。能量层面的沟通取决于心态和状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感和认定,这个就是心态。心态是比较稳定的东西,状态是一个比较,动态变化的,会受到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不同情况而有所变化起伏。
调整能量,决定性的是心态和状态,如果能量不对,就需要重新态和状态开始调整,在一个对的能量状态底下去沟通的话,沟通有效,和沟通成功的机率,就会大大提高,沟通就会事半功倍,沟通就能够发挥到应有的效果。如果你没有在能量层面去调整好自己,那你在沟通的过程中往往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更有甚者,会起到反效果。
举此层面的教育,是通过父母自己的行为,以身作则来影响教育孩子,言谈层面,最表面也是,一般父母过度重视的一个层面,所谓的教育就是用嘴来教育。想要沟通有效,那沟通就要明确到位,想要沟通明确到位,就必须符合一致性原则,这个一致性原则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在一个家庭里面对孩子的教育理念要一致,并不是说对孩子的问题,家人要有统一的一个是非对错的判断标准,以及处理态度。这个一致性原则说的是父母要从能量到举此到言谈,三个层次始终如一贯穿到底,一致。
能量调对就会有对的举此,就会有对的言谈,就会有对的影响力,沟通必须要符合一致性原则,要符合一致性原则,能量层面是最重要最关键,最具决定性。
沟通要明确到位,要一致,影响要有力到位,要持续一致,持续一致,不是因为这一次一至,也不是他一两次一致,而是,它能够持续一致,持续一致,才会有影响力偶尔一致,偶尔不一致,那他,就不会有影响力。所以影响力是沟通能够持续一致的结果,而不是持续沟通的结果,沟通不能够持续一致,只是去持续沟通,是没有用的。持续沟通,只是你花很长的时间去跟对方说教而已。
言谈是父母说在嘴里,举此是孩子看在眼里,能量是父母的感受,点滴在心里。当盐言谈举止出现分歧的时候,孩子会相信你的举此才是真实的反映你的想法,您的言谈只是一个幌子,忽悠人,或者是达到操纵的目的,这个时候,孩子就会选择相信他看到的,而不是他听到的,举此是你的想法的自然流露,您平时是怎样子想孩子,就会表露出相应的举止言行。你平时觉得孩子不错,孩子见到你时对你的感觉好,对孩子来说,你是温暖的,有亲和力的。当你大部分小孩子都不好想孩子的缺点,和毛病,你见到孩子是自然流露,担心,纠结,怪罪,孩子必然也能感受得到。在没有接触孩子时,你对孩子的看法和想法,比在接触孩子时跟孩子讲的话更具有影响力。父母跟孩子之间会有一种无形的心电感应,你没有接触孩子的时候,你对孩子的看法和想法,必然会积累,并携带到你接触孩子时的现场。
言谈是父母有意识地跟孩子讲,父母希望孩子听进去的话,举此是父母无意间流露出来的真实的性情。对孩子要有正面的期待和信心,在这个基础上,表露出来的举此,言行一定要保持一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