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学校放学的时间,我的电话响了,是姐姐的电话,我猜想是不是又是不舒服或者是什么别的逃避去托管做作业的借口,犹豫一下后还是接听了,我问她怎么啦?她说她现在跟同学一起回家。我一听,果然是不去托管,接着要求加劝说去托管做作业,因为在我看来,在那里做作业,可以有学习的氛围,更重要的是有老师可以辅导,不懂的可以问老师。但是她不听我那一套,还是不想去。我甚至威胁她,如果不去晚托,那么午托也取消,她还是坚定地说,不想去托管,想要跟同学一起回家。我以为是一同走回家的路,然而不仅是一起走回家的路,还到了我家玩。
为什么孩子今天又反复不去托管?怎样才能让她自愿喜欢去托管,过集体的生活?这是我接到电话后思考的问题。
我想了几个方案:第一个是既然孩子不想要去晚托,那么连她喜欢的午托也取消好了,让她自己感受来回奔波的辛劳。但如果每天这样来回奔波,回家后,吃不喜欢的菜,吃饭很少,身体肯定会有影响,否定。
第二个是把孩子的钥匙和电话手表收起来,那样就不能自己开门进家。但如果在回家的路上真的有突发的事情,她怎么联系家人,安全问题很重要,而且家里有老人,即使没有钥匙,一样可以回家。否定。
第三个是跟另一个孩子的家长说,不要来家里玩,耽误学习的时间。但如果这样做,一定会影响孩子们之间的感情,影响孩子的社交活动,这也是孩子交友的需要。否定。
否定了上面的方案后,我开始反思,孩子只是遵从她内心的选择,为什么我要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并且试图用强硬的手段去接受、去服从,我是孩子的妈妈,应该是孩子最坚实的后盾,给她宽松的环境,给她选择的机会,给她尝试成功与失败的感受。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是孩子自我个性的展现,知道自己真正的想法,也是逐渐成熟的表现。
于是,我决定,站在孩子的这一边,让孩子做主,成长都是需要经历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