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辈子一共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你的心脏停止跳动,从生物的角度来说,你死了;第二次是在葬礼上,认识你的人都来祭奠,你在社会上的地位就死了;第三次是在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死后,那你就真的死了……"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被人遗忘才是
选择这部电影很大一部分正是被网友的催泪评论所打动。
抛开电影所有的拍摄技法和动画效果等,单纯的从故事情节本身出发,还是有很多话想说。
电影讲述了(引用豆瓣介绍):小男孩米格一心梦想成为音乐家,更希望自己能和偶像歌神德拉库斯一样,创造出打动人心的音乐,但他的家族却世代禁止族人接触音乐。米格痴迷音乐,无比渴望证明自己的音乐才能,却因为一系列怪事,来到了五彩斑斓又光怪陆离的神秘世界。在那里,米格遇见了魅力十足的落魄乐手埃克托,他们一起踏上了探寻米格家族不为人知往事的奇妙之旅,并开启了一段震撼心灵、感动非凡、永生难忘的旅程。
当然看完电影我们知道讲述了一个关于生死的话题,一个有关“那个世界”与现实之间的故事。看完之后我并没有哭,但是鼻尖却酸了。
这世间没有所谓的感同身受,没有谁能够理解谁的感受,你没有经历过,就不要妄加去评论。所以我能知道那些评论下哭成泪人的网友但是我不敢说我理解他们那一刻的心情。
我们没有经历亲人、挚友的逝去,我们没有办法去体会那份生死离别的感受。在电影尾声的时候我努力想去体会那种感受,可是我即便我情感再细腻,我只能去代入,我始终无法融入,没有想旁边的女生一样泣不成声。但是我们总会逝去些什么,譬如友情,譬如爱情,因为逝去的那些我们曾用心爱过。有些人、有些事,我们还能再见吗?
相比死亡,我们或许更害怕被遗忘
死,从来不是你我可以左右的;死亡,是谁也无法阻挡的现实。
未来某天,我们终将与这个世界告别。当家人开始整理遗物,将某个名字列为禁忌,而原本亲密的朋友打算开始新的生活,死去的“我”是不是就失去了价值。慢慢地,我们会从所有人的生活中淡出,再也不留一丝痕迹。这样的情景,好像只稍微想一想就觉得戳心。
假如真有那么一天,一方面我们希望悲伤的亲友能放下悲伤、大步向前;另一方面又渴求他们能永远记住自己。我们惧怕死亡,惧怕完全的消失,所以,有人发现了一种方法可以避免——学会爱。
微博上有一段戳心的话:
你问我
放弃一个深爱的人是什么感觉
我感觉就像一把大火烧了你住了很久的房子
你一个人蹲在远处望着残骸土灰
你明明知道那个是家
但是再也回不去
如同电影中说的一样,我们在现实社会中也会有很多的选择:
稳定或漂泊?和好或分手?坚持梦想或陪伴家人?
好像没有完全正确的答案,只能是深思熟虑后,做出选择,并承担结果。这哪里是动画片,分明发出了毫不逊色于文艺片的拷问。
当然,最深刻的问题来自于电影后面,它提出的一个概念,人真正的死亡,是没有人再记住他的时刻。所以,一个人的一生会死两次,一次是生命的终结,一次是所有痕迹的消失。
当这个世上没有任何人记得你时,你将彻底消失。
跟死亡相比,爱要更绵长恒久,因为有人爱着,所以没有被人遗忘的“我”,才能在那一个世界看着爱“我”的你,如果有一天被人遗忘了,那么一切值得留恋的美好也终究逝去,“我”也将不复存在。
腾讯 电影《寻梦环游记》最后一段,米格和曾祖母COCO一起唱起了《Remember Me》,看完电影再听这首歌,更有感触。在爱的记忆消失前,请记住我!
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
生命本就是一场“向死而生”的旅行。上车、下车,谁都阻止不了。然而不必悲伤,只要不忘却,这些人就一直与我们同在。
就像电影主题曲提醒我们的那样:唯有记住,所爱之人才不会真的消失。所以在爱的记忆消失前,请记住曾经的那份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