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两会”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减负赫然在列,始终备受关注。
来势凶猛的减负政策都是些啥?
最近全国“两会”,有关教育的议题成为国人最关注的热点;而最近有关教育最火的话题,一定是减负二字。时下网上关于应该减负、还是不要减负的意见文章接连出现,除了蹭头条热度,也堪称一场学术的大讨论。
那么,围绕减负的措施到底是怎样的呢?对当下的K12教育或者素质教育又有怎样的影响呢?一起来看:
1、教育部颁布了一个“十项禁令”,几乎触及当前基础教育领域的所有要害。
2、教育部明确:对于普遍关心的课后“三点半”现象,可以说,三点半之前孩子的责任是学校的,三点半之后的孩子是在家,这个责任是家长的。
3、浙江、黑龙江等地陆续规定:小学生作业时间超过晚上9点,初中生作业时间超过晚上10点,如果还没有做完,对剩下的作业,学生可以选择不做。浙江还规定,推迟小学早上上课时间,尤其要求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上课时间不得早于8:30。
4、近日,举办历史悠久、影响力巨大的“华赛杯”、“迎春杯”以及“学而思杯”等被教育部紧急叫停,标志着面向K12文化课领域的全国性和地方性学科竞赛取缔行动轰烈展开。
总体上这些堪称史上最严的减负措施的特点有:1.去除竞赛;2.减少学习的难度;3.减少学习的时间;4.减少在校的时间;5.把一部份教育责任划给家庭。
为什么要给中小学生减负?
据《中国中小学写作业压力报告》指出:2017年中国中小学学生日均写作业时长为2.82小时,是全球水平的近3倍。即使与教育环境相似的亚洲国家相比,我国中小学生写作业时长也是日本的3.7倍,韩国的4.8倍。在国内,无论是北上广等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孩子写作业的时长已渐趋一致。
据2016年浙江省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监测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四年级学生中,只有54.1%的学生每天睡眠时间9小时及以上。
2016年中国营养学会编著的《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指出,小学生每天10小时、初中生每天9小时、高中生8小时,才能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而我国学生22点之后睡觉的比例超过80%。因为熬夜写作业而造成当前孩子身高水平没有达到遗传身高的比例达到54.2%。
据《报告》分析,中国家长幸福感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买房供房、职场升迁、陪写作业,其中有91.2%的家长陪写作业,其中78%的父母每天都陪孩子写作业。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课题组的全国大范围调查,2015年相比2005年,全国小学生平均在校时间从7.5小时增加到8.1小时,中学生的平均在校时间从10.6小时增加到11小时。
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业负担是如此之重。但是这样的减负却遭到了质疑。
对于减负政策和措施,社会上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质疑者以家长居多,尤以以宁南山的《教育部,请不要给我的孩子减负》影响最深,一度获家长疯狂支持。他们的态度是:坚决支持减负,但是别人家的孩子。随后就有腾讯网的独家文章《“请不要给我的孩子减负”错在哪?》的相对意见,对减负表达坚决理解和支持。围绕减负话题,支持与反对的双方意见,一时间争议在网上愈演愈烈。
结合现实数据,小编就在想,那些家长只顾着望子女成龙成凤,关心孩子的将来,却忽视了孩子的现在,这是否太过于功利和自私了呢?因为作业的负担,中国青少年的身心素质变得越来越差,那么,我们又怎能保证他们和国家将来会有美好的未来呢?
实际上,减负当前所针对的主要是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要改变小学阶段以奥赛等课外培训为主的恶性竞争。
世界日新月异,面对人工智能的影响,必须冲出应试的藩篱,摒弃培养考试机器的模式而代以全新的视野、思维素养和能力,开创面向未来、创新的教育。解决好减负的问题、真正重大的挑战还不是3点半后的课后服务,而是我们如何从应试教育突围!
为什么众多家长反对减负?
反对减负的家长普遍以应试教育思维认为学习就该吃苦,而减负会加剧竞争,拉大教育不公。他们还举出了日本曾经推行的“宽松教育”作为反面例子。
从网上占多数的反对减负的文章看,反对的理由主要有:1、奥赛等有利于选拔和识别天才、提升国家竞争力;2、现在孩子学业不苦,书包重跟学生作业多无关;3、一路从应试教育走来再苦也有童年,那些曾经最苦的日子如今成为最甜的回忆;4、强调高考是最大的教育公平,减负对穷人的孩子不公平;5、减负对家长是增负,会加剧教育不公,社会不平等现象。
然而家长反对减负的主因是,学校减负无疑将额外增加家庭在时间、资金、人力等方面对教育的开支成本,增加了家长的负担和焦虑,因而更多希望通过增加子女在校学业负担达成真正的教育公平。
传统应试教育背景体制下,全民奥数、拼分数,高考是最好的指挥棒,减负是不必要的,学生课业繁重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国家整个中高考制度正在改变,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高考选拔模式也正从传统的挑分不挑人向挑人、挑综合素质转变,不仅如此,根据教育部公布的中考改革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将更加注重发展素质教育。
事实上,理性分析,我国目前的减负,减掉的是应试和学校教育的部分,增加的却是综合素质和家庭教育责任部分。实际上,国家正是通过给孩子在校学业减负,来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精力培养特长兴趣和创新能力,拓展综合素质。
这部分的培养不能全部指望学校通识性的义务教育完成,必须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家庭给予个性化培养,因此减负的背后是,学校为素质及家庭教育腾出充分时间。所以很多家长对此抱怨说:三点半放学增加了家长的时间负担。
因为表面上是孩子的减负,实质上成为各个家庭综合实力的较量。这就是为何很多家长强烈反对减负的原因了。但关乎孩子的未来幸福,你不能把希望责任完全寄托在学校身上,另一方面针对家长普遍反映的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政府也在打击各种课外补习班,避免变相加负,真正落实减负成效。
此外,越是那些花费大量财力给孩子参加各种培优辅导班的家长,特别是中产阶级家长,越是反对国家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减负令。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反对?因为这首先打破了中产阶级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领先竞争优势。
减负目标:应试教育及其“教育焦虑症”
表面上,减负整治的是校外文化科培训机构,减的是孩子来自各类辅导培优机构日益竞争激烈的学业负担,本质上是拿中国的应试教育及其附庸——补习教育所形成的日益严重的“恶性循环”和教育不公平开刀。因为中国应试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培养真正的创新拔尖人才,在人工智能新时代更日益成为阻碍科技创新进步的最根本障碍。
遗憾的是,反对减负的家长对此浑然不知,还“把教育不公平导致的困境,当做了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坚持认为减负是错误的。很多家长害怕孩子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为孩子的前途和未来幸福而焦虑,终日活在“朋友圈的中产阶级平均每个月焦虑一次”背景下,却不觉着有什么问题。
问题出在哪里?国人的财富在快速增加,但缺乏安全感,甚至号称要赚到2.9亿元才能有财务自由(据胡润的说法),所以很多家长才强迫自己的孩子“取得成功”。面对未来太多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也就能理解何以家长们纷纷反对给孩子减负了!
然而,什么是真正的成功?孩子将来赚上数亿钞票就真的有安全感了?不得不说,这个社会是多么畸形而荒唐,不啻是一场天大的阴谋。
面对教育不公问题,家长真正呼吁的,该是建设、培育更多优质学校和优秀教师,改变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局面,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最好的教育成果,而不是一味反对减负或指望增加孩子负担来实现公平。
现实的困局和尴尬是,优质的教育资源太稀缺,国家和广大学校还没有达到公平分配的的服务水平,很多家庭还负担不起,无力改变现状或通过竞争的,只能指望增加负担来维护和保障自己在教育上的利益。减负的源头在于消解家长的过度焦虑,化解过度焦虑的根源又在于资源的多样化和增进机会公平。
无论如何,为明天过度忧虑完全没必要,因为任何我们对于明天的焦虑,并不会带给孩子任何确定的未来。孩子的幸福不是从父母的过度焦虑中创造出来的。父母需要做的,就是陪伴孩子一同成长,做好榜样,时刻准备好理解并接受他的一切。
其实,不论减负如何,孩子的学习不会被忽略和荒废,孩子的快乐童年、综合素质的培养,也需要引起各方的关心和支持。华工启明星认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路上,减负并不会根本上让孩子懒惰或失败,而是真正刺激了那些懒惰闲散、不思进取的家长们——您的孩子能否成才,凭什么让国家学校替你背锅?
减负后,把时间与空间留给家庭,你在教育上投下的每一分钱,每一分精力,每一分钟,每一分远见,每一分眼光,都将化成孩子通往幸福生活的基石。
亲爱的家长们,减负没有阻拦你的拼搏,是把时间与主动权交给了你。你可以任性地扔掉负担痛快玩耍。你也可以扛起责任,给孩子一个智慧美好未来!
©2017 华工启明星 保留所有权利
网友评论